第05版:专版

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

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力赋能

助力民营企业解难题,引金融活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聚焦乡村振兴,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始终坚持扎根义乌、服务义乌,在义乌这块肥沃的民营经济热土上,不断精准滴灌金融活水,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兴业动能。

聚焦市场需求 加大金融供给赋能实体经济

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始终以义乌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金融供给,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拓展、配置专项服务等,用实际行动助力义乌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义乌首创的“市场采购”模式,2023年初,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以“市场采购”为场景,推出针对个体工商户的“市场采购贷”,以客户结汇数据为基础、口岸办大数据为依托、信用方式为切入点,核定客户授信额度。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为达到普惠的效果,服务更多市场客群,中国银行“市场采购贷”方案将进一步优化,扩大受益人群,切实帮助市场稳中向好。

义乌是创富的城市,是众多青年成就梦想的地方。为助力来义人才迈好“创业第一步”,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在2023年5月针对个人初创实体,创新推出“个人创业担保贷”,在义乌创办个体工商户或企业、经营满三个月且注册登记3年内,经义乌市人社局资格认证的客户,给予最高20万元的信用贷款。此举,让众多创业人才受益。

聚焦跨境结算 激发外贸新动能

数字经济风口下,支付环节成为数字贸易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近年来,义乌小商品城抢抓跨境电商新机遇,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推出线上交易平台Chinagoods,同时完成了对快捷通支付牌照的收购,并正式启用品牌名“义支付Yiwu Pay”,旨在聚焦外贸企业支付痛点,在支付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及创新。

获悉情况后,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第一时间对接商城集团,并于2022年末落地相关系统,正式开展业务合作。作为快捷通支付跨境人民币业务唯一合作银行,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借助“中银跨境e商通”,通过数据接口与快捷通支付对接,为中小微跨境电商企业和个人提供普惠收付服务,帮助支付机构不断提升服务外贸新业态能力,为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带来了切实便利。

为更好地助力义乌市场经营主体“买全球、卖全球”,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携手支付机构加深合作。2023年11月,该行为快捷通开立19个币种的外币账户,成为全国系统内第二家与同一支付机构本外币跨境业务双合作银行。未来双方将持续扩展国际收付币种,特别是非洲、中东、拉美等外贸潜力较大地区,满足跨境电商小币种收付、减少汇兑损失和降低时间成本的需求,助力跨境电商“出海”无忧。

为满足外籍客商的日常消费、采购需求,2023年2月,国际商贸城启用浙江省首台离行式数字人民币兑换机。该兑换机由中国银行与“Yiwu Pay”支付合作引入,可兑换人民币现钞和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支持21种外币现钞,可支持身份证、护照等8类证件,提供8种语言画面及语音指导。本次数字人民币兑换机的引入,对丰富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业务场景,优化场景无障碍使用环境,构建拥有义乌特色商贸流通领域的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场景,助推商城集团建设全场景、全链路、数字化的综合贸易服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助力“千万工程” 赋能乡村振兴久久为功

为积极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着力解决本地农村居民参与旧村改造等城镇化建设项目中的有机更新房屋建设、装修等资金需求,并积极探索和创新金融服务,在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于2023年10月创新落地“农村有机更新”贷款产品,同年12月实现首笔投放。农户只需获得建房用地审批资格并参与农村有机更新改造,就能得到最高100万元的授信。

得益于“千万工程”的实施,吸引了许多青年创客进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以普惠金融为切入点,聚焦当地村民和创客们的需求,切实以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帮助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在李祖村实现创业梦想?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员工在一次次的入村金融服务中,了解村民和创客们的切实需求。2023年10月,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根据李祖村发展情况设定“场景+信用”模式,并落地了整村授信。整村授信后,村民和创客无论是摆摊还是开店,只要村两委给出证明,确定在李祖经营,就能获得总额不超过50万元的普惠金融贷款。“这对来村创业的人非常友好,资金压力会小很多。”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方豪龙表示,整村授信对于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大有帮助。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有效发挥金融赋能的作用,扛起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的使命担当,以金融活水润泽新时代“千万工程”,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2024-01-26 中国银行义乌市分行: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24529.html 1 3 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力赋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