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生

组建农村有机更新“帮帮团”

苏溪镇全程服务推进28个村“焕新”

▢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

共同富裕的关键在农村。农村有机更新是群众最急切最渴求的民生大事,涉及面广、覆盖人群多。近年来,苏溪镇持续深入推进“千万工程”,提升“三服务”方式方法,把推动农村更新改造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统筹全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

为什么要开展农村有机更新?如何更新?更新什么?

这是一道民生必答题。为答好、答对,答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实现以“新”换“心”,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苏溪镇坚持党建统领,组建农村有机更新“帮帮团”,全面推动28个村农村有机更新改造,完成选位14个村、拆除建筑面积135.86万平方米,让2395户农户圆了“安居梦”。

组团式进村答疑解惑

一张桌子,一摞政策解读册子,每到周五,苏溪镇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金秀萍带领的“帮帮团”成员就会在服务咨询处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殿下村村民。他们带着心中的疑惑和期待,与“帮帮团”成员坐在一起有问有答。“我们能审批多少建房面积?”“我们是两兄弟,父母都健在,建房指标怎么算?”“能不能帮忙看下这些材料齐了没有?”这些村民关心的问题都顺利得到了解答。

“摆摊式”的服务,把政策解析前移,就免去了村民来回跑镇里咨询的时间,同时给村民利益最大化的方案,也便于及时掌握村里工作进展情况。在开展群众咨询答疑服务的过程中,“帮帮团”还与村有机更新领导小组密切配合,协调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相关政策的把关,指导时间节点的设置。

面对农村有机更新诸多问题,苏溪镇联动国土、规划、农业农村、执法、司法、矛盾调解等多个部门,组建了农村有机更新“帮帮团”,按照“组团式问诊、摆摊式服务、嵌入式跟进”的方式,在有机更新开展初期即介入,在报名、收集材料、初审、联审、公示、审批等全流程进行服务,有力推动了工作进度,让村民能更快实现安居建房。苏溪镇农村有机更新“帮帮团”成立后,已分别驻点东湖门、翁界、殿下等多个村开展现场服务。

西山下村开展农村有机更新时,就遇到了两户村民对有机更新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对补偿不满意,迟迟不肯签订协议,成为影响工作进度的“卡点”。负责西山下村工作的苏溪镇自然资源所土管员方坚强带领“帮帮团”成员,多次上门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类资料,给他们讲解各项拆迁、审批政策的不同之处,并用具体案例逐一分析,在深入解析相关政策后,终于让他们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

嵌入式服务化解纠纷

苏溪镇共有43个村5个社区,不少农村都在开展有机更新。而在有机更新改造过程中,本身就附带着大量的工作,在规划、审批、选位、建房、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需要镇里全程参与、全程监管。另一方面,农村更新改造各类政策要求又在不断调整优化,村民若不能及时理解政策,群众对细则解读不清,也容易引发矛盾纠纷,增加工作难度,影响有机更新进度。

除了事前事中的拆迁旧改工作外,“嵌入式”的纠纷调处服务也是“帮帮团”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旧改拆迁这些工作涉及很多个产权单位,因分房、换房、买卖、合户分户、子女析产等问题衍生出的矛盾层出不穷。同裕村的傅某因历史登记问题,对审批有疑义,“帮帮团”成员在了解情况后,查询相关资料,对其旧房进行仔细比对查证,并对村民进行解释说明,及时将其情况提交到镇里进行讨论,最终妥善解决了问题。

“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才能换来群众的真心支持。对群众来说,要不要支持旧改拆迁等工作的重要顾虑就是自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帮帮团”成员李斌说,“这意味着,我们的好事实事都要冲着群众切身利益来考量,把政策普及给每一户村民。”

目前,苏溪镇共有14个村正在进行有机更新,徐丰、上西陶等5个村401户农户已完成选位安置,上甘、东湖门等4个村370户农户已完成动工证办理并启动有序建房,加快启动殿下、颜坞等村有机更新,推动六都村下山奔“共富”,做好枢纽港拆迁涉及的农户联审,共计完成1139户联审。2023年12月完成选位安置的范家村,更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义乌农村有机更新从启动签约,到全村所有农户完成建房选位的最快速度。

2024-01-13 组建农村有机更新“帮帮团”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20323.html 1 3 苏溪镇全程服务推进28个村“焕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