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90秒放好支架

浙大四院挽回一主动脉破裂患者生命

▢ 全媒体记者 何欣

通讯员 金南星

日前,一中年男子因主动脉夹层破裂突发心跳骤停,浙大四院急救团队抓住生死90秒,挽回其宝贵生命。

当天下午,57岁的市民老黄出现剧烈咳嗽、后背疼痛、胸口撕裂感等症状,被紧急转院到浙大四院。急诊科医生虞晓阳怀疑是主动脉夹层出现问题,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用最快的速度完善急诊CTA检查,发现老黄主动脉已经破裂。影像结果显示,老黄已经并发大量的胸腔积液,这是因为心脏泵出的部分血液“误入歧途”流进了胸腔。

主动脉是人体最粗的血管,血管内壁撕裂后,血液流入管腔之间形成夹层,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血管承受不住高压随时可能“爆胎”,导致失血休克、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医院广播响起,急救小组从急诊、心脏介入中心、ICU飞奔到介入手术室。主刀医生、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楼炎波不敢耽误一秒钟,穿上铅衣戴上手套,立即准备手术。就在完成穿刺建立通路的瞬间,楼炎波发现患者股动脉血管突然没了搏动,耳边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心电监护仪上,血压拉成了一条直线。

14:49,老黄的血压消失,心跳骤停——

“如果用最快的速度放入支架,再加上心肺复苏,是不是还有一线生机?”楼炎波的脑海里只闪过这么一个念头。“这里的生死是按秒计算的,大脑缺血超过4分钟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根本没有时间按照原计划一步步去做血管造影、标记血管位置,应该立即改变手术方案。”

手术台上,楼炎波全神贯注,将少量造影剂手动推入患者体内。显示屏上“冒了个烟”,出现一个朦胧的显影后,他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把支架送入理想位置,释放支架封堵夹层位置。整个过程接近极限挑战,仅仅用了90秒。

“手术中压力非常大,幸运的是最后顺利释放了支架,有一种一锤定音的感觉,为后续的抢救创造了可能。”楼炎波是浙大四院血管外科的“拆弹专家”,多年来已成功为200多位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完成急诊手术,赢得宝贵生机。

此时,手术台的另一头,麻醉科医生赵帝和放射介入科护士王铮轮流开展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操作,随后心脏介入中心护士也加入其中。

“心跳好像回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大家发现心电监护仪上的动脉血压波形恢复,老黄的血压也恢复了正常。此时,触摸患者发现,颈动脉恢复搏动,心脏也恢复节律跳动。

“真的救回来了!”所有人长舒了一口气。

紧接着,重症医学科、超声科医生进一步排查心跳骤停的原因。转入重症监护室后,老黄在医护人员24小时的精密监护、全力救治中渡过难关。第二天,老黄清醒了过来,生命体征稳定,还能遵从医嘱完成各项动作。

“抢救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一定要尽全力,一定要把每个动作做得很标准。”王铮说,手术室里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并不罕见,对此,医院急救小组形成了一套默契高效的急救流程,也拥有丰富的成功救治经验。“尽管如此,这肯定是我参与过的最惊险最难忘的一次抢救,感谢团队力量!”

针对近期因天气原因主动脉夹层患者增多的现象,楼炎波介绍,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非常危险,死亡率极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24小时内每延误一小时,死亡率就增加1%-2%。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剧烈的胸痛或上背部疼痛,常被描述为撕裂样的疼痛,蔓延至腹部或全身。市民朋友如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警惕,并立即到医院检查。

2024-01-02 90秒放好支架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17201.html 1 3 浙大四院挽回一主动脉破裂患者生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