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财经

凡真财经 记录平凡生活中的真实财经故事

国有资本增持ETF 传递积极信号

12月1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国新”)在其官网发布公告,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新投资”)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国有资本运营机构进场买入公募基金旗下ETF产品的传闻得到证实。当天,A股午盘各大指数突然拉升,博时央企创新ETF、南方央企科技ETF成交金额突然放量,全天成交额分别达到3.21亿元和2.98亿元。

除了首次官宣购入ETF的国有资本运营机构中国国新,此前,汇金公司也已经多次出手。业内人士表示,当前A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增量资金入市正迎来难得的机遇窗口期,多家机构都在积极行动,用“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

国新投资耗资亿元购入ETF

从ETF市场交易异动来看,12月1日盘中,博时央企创新ETF、南方央企科技ETF成交金额突然放量,全天成交额分别达到3.21亿元和2.98亿元,而两只ETF前一天的成交额仅为6419万元和3363万元。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国新投资或在12月1日耗资亿元以上金额购入上述两只ETF。

博时央企创新ETF、南方央企科技ETF分别是市场上规模最大央国企科技主题ETF和央企创新主题ETF。

公开资料显示,交投突然十分活跃的南方央企科技ETF于2023年6月上市,最新规模约8亿元,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额约4500万元,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央国企科技主题ETF。其标的指数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业务涉及航空航天与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等行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反映央企科技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行业分布上以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领域为主。成分股均为各科技领域自主可控龙头,代表了央国企科技成长方向。

博时央企创新ETF于2019年12月上市,最新规模约40亿元,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约7000万元,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央企创新ETF。该ETF跟踪的央企创新驱动指数是定位于“创新+成长”打造的一个优质指数,成分股数量为100只,成分股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性比较突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接近80%。从行业分布上看,主要行业分布于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通信、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科技属性较强的行业,占比超过60%。

国新投资是谁?

此次增持央企ETF的国新投资属于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的股权运作平台。据介绍,国新投资将主动发挥资本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通过盘活央企上市公司存量股权和基础设施领域存量资产,加快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和布局优化,引导资本向战略新兴和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参与央企资本运营,助力央企做好市值管理,优化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本市场的掌控力;在支持央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同时,获取长期稳定收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国新投资的股东中国国新也大有来头。中国国新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2日,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之一,2016年初被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2022年12月正式由试点转入持续深化改革阶段。

截至2022年底,中国国新资产总额近8600亿元,2022年净利润近240亿元。中国国新设立运营包括国新国同基金、央企运营基金、科创基金、双百基金、国改科技基金、综合改革试验基金群、国新建源基金、国新中鑫基金、国新高层次人才基金等在内的国新基金系,着力支持中央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和优化布局,培育孵化前瞻性战略性产业。

传递积极信号

国新投资官宣增持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南方基金认为,国新投资此次增持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再次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在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同时也彰显了国有资本对优质科技创新类央企的信心和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

博时基金表示,国新投资此次增持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传递了积极信号,显示出看好中国经济中长期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具备长期信心,认可当前央企估值水平低位,看好科技创新类企业中长期投资价值。此次增持一方面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市场资金面,展现出长线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与责任担当。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引导资本向战略新兴和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3-12-03 凡真财经 记录平凡生活中的真实财经故事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409047.html 1 3 国有资本增持ETF 传递积极信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