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北苑街道联合浙中书法院主办的“励志榜样 名家风采”——鲁光《我的人生梦》讲座在北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
鲁光先生作为当日主讲人,一走进北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便感叹道:“义乌不仅是我返乡的中转站,更是我的‘文化驿站’。在这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人,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书写《中国姑娘》,把文学引入体育
鲁光1937年生于浙江省永康市方岩镇,196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曾任《中国体育报》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上世纪80年代,任职于国家体委宣传司的鲁光,奉命采访中国女排。朝夕相处半个月,他获得了姑娘们训练生活的一手素材。
时至今日,他还清楚地记得,运动员杨希在训练中大腿肌肉断裂,但大赛当前,她怎么也躺不住,常常忍痛训练。男陪练站在板凳上,重力扣杀,女排队员身上摔碰得紫一块青一块。她们流汗流泪顽强拼搏,付出超常代价。鲁光用激情洋溢的生动笔墨,书写中国女排奋发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
后来,他因采写中国女排勇夺世界冠军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名声大噪。而女排的连续夺冠,也使他的热度持续不减。之后,《中国姑娘》又被收进《共和国作家文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学读本》以及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2021年获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报告文学,我的至爱。一篇《中国姑娘》,让我这个记者圆了一个文学梦,走上了报告文学写作的漫漫人生路。”鲁光说,自己沾了女排的光。
据悉,他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世纪之战》获长篇纪实文学奖,《近墨者黑》获冰心散文奖。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光文集》。
记者作家画家,圆了自己人生之梦
作家鲁光,转型为画家,也是文坛的新闻。
鲁光的职称是高级记者,在座谈会上,他说,“从记者到作家再到画家,最后的落叶归根,圆了自己一生的四个梦。”
作家转型画家,要从1980年说起。一次采访时,鲁光结识了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李苦禅。他十分满意鲁光所写的文章,并鼓励说,“我看你对艺术很有悟性,如果学画画肯定能画好。”这番话点燃了鲁光对绘画的兴趣,也可以说是李苦禅先生领他走进了绘画艺术的大门。而几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鲁光又结识了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崔子范。鲁光便拜崔老为师学画,那一年他49岁。
初学绘画,他虽已过不惑之年,但牛劲十足,认准的事,矢志不渝。用心观察,踏实创作,仅研习牛屁股的绘画技巧,他就花了整整两年时间。他凌晨即起,一头钻进画室,节假日也足不出户,面对宣纸就像着了魔似的,他夫人戏说:“像你这么用功,傻子也能成画家。”
没想到,他后来真的成功了。这些年,他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在他家中,环顾四壁,所见也都是他的画作。
“是李苦禅、崔子范两位国画大师,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鲁光坦言,从拜师算起,自己已经在大写意这条艺术之路上走了近四十年。而“绘画超过文学,左手超过右手,后半生超过前半生”则是他对自己80余年人生的总结。
爱牛画牛如痴,因“牛”闻名画坛
鲁光属牛,爱画牛,“牛”已经成为他的鲜明风格和代表Logo,他也因“牛”而闻名于画坛。退休后,他专心绘画,从业余画家变成了职业画家。
据鲁光介绍,他出生农家,祖祖辈辈以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牛是他儿时形影不离的伙伴。长大后,他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打拼,牛和田园成了他的美好回忆。
“说是画牛,实乃画人。”鲁光表示,退休后,他将对牛的一腔思念付诸纸上。他常以牛自比,牛的勤恳、牛的低调、牛的淳朴,是他一生追逐的品质。
鲁光有一巨幅名作,画了五头牛,取名《国兽》。他在此画中的题跋长达数百字,先是概述了历代大家画牛的情况,之后笔锋一转,抒发了自己对牛的情感:吾自幼放牧山野,对牛情有独钟,吾以牛为伴,以牛为友,以牛为师,牛踏实勤奋,一步一个脚印,索取极少,奉献极多,韧劲可贵,犟劲难得……牛实乃吾之图腾也。如今,此画藏于人民大会堂。
当年放牛娃,如今画牛翁。牛是鲁光的艺术符号。画牛,寄寓他的人生感悟,倾泻喜怒哀乐,抒发抱负、理想和追求。2017年8月,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鲁光向参观展览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赠送的作品就是他最有代表性的“牛”。以牛喻人,喻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寓意深长。
2022年1月,他赠送给北京冬奥会的作品同样也是“两头牛”,力量感十足的“猛牛”——《一起向未来》。
义乌“文化驿站”,让生活成色更足
在《我的人生梦》讲座上,鲁光先生结合亲身经历,用生动的语言回顾了一生梦想。他说,自己的梦都是小梦,个人之梦。而义乌人做的是大梦,是中国梦、国家梦,从鸡毛换糖到世界小商品市场。
“每次回老家,我都从义乌下车,在义乌停留一下再回老家永康。”鲁光说,义乌是他的“文化驿站”,尤其退休后,回老家的次数更多了,每一次在义乌的短暂驻足,都会遇上一拨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探讨作画,浅墨青韵,让生活成色更足。
虽已87岁高龄,但鲁光创作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歇。最近他又创作了《中国牛》《醉秋》《闻香》《牛情》等作品。
细细欣赏鲁光先生的作品,有两点让人印象深刻:一是他深爱着金华这片土地,作为从永康山村走向全国的文化名人,他的画作深情描摹了家乡的老牛、土鸡、鹅鸭、猫鱼、荷花、野菊、枇杷、水仙等风物,作品中洋溢的那种乐观与情趣,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二是画作中那些隽永别致的题跋。
讲座结束后,鲁光先生现场作画,只见他寥寥几笔,便画出一头憨厚质朴、灵动大气的牛,宛若神工,让人不由啧啧称奇。
“将自己融进绘画艺术,又将绘画艺术融进生命。这便是文学入画。”鲁光是学文学的,擅长从文学入画,“无论我画牛,还是画山画水,无不是在画人,画人的思想、情感、理念,画人生阅历,画对生命的思考。”
全媒体记者 卢丽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