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陈旭春 吴峰宇 文/摄
“方便、简单、快捷,零门槛。”9月26日,在义乌和意电商产业园,电商人李争峰接受了Temu、希音的全托管模式,他只需给上述平台供货,从定价、运营、物流到售后均由平台负责。从某种程度来说,全托管模式有助于提高效率,同时也能省掉中间链路,压低成本。
作为一种外贸新业态,2022年以来,Temu、Lazada、Shopee、阿里旗下速卖通相继推出全托管服务,TikTok Shop也蓄势待发。一场或将影响跨境电商商家、平台等多方至深的变革拉开序幕。
作为跨境电商巨头必争之地,义乌是上述平台核心(卖家)产区之一,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电商经营主体更是超过55万户,占浙江省电商经营主体的1/3,其中42%以上从事跨境业务,出海需求旺盛,但也面临着运营成本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
有这么大的市场,有这么多卖家,这块“蛋糕”让Temu、Lazada、Shopee、TikTok Shop、希音等跨境巨头垂涎。巨头们深信,得义乌、得市场、得单量,他们带着诚意、带着信心、带着全托管模式“抢滩登陆”。
面对新鲜事物,义乌有人迟疑、有人兴奋、有人积极尝试。
新渠道:全托管为企业出海提供更多选择
“你提供产品,我来运营,怎么卖,怎么发货,都不用你管”。这是2022年下半年,义乌电商人史阳一直在琢磨的一句话。如果不是各大平台的背书,上面那句话或许会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骗术”。
去年9月,Temu率先推出全托管模式,史阳当时的生意遇到瓶颈,急需一个新的转折点,于是成为第一批加入Temu全托管的义乌卖家。
“说实话,我也有顾虑,但愿意尝试。”史阳告诉记者,去年8月25日他注册了Temu的账号,29-30日往Temu广州仓发货。而同一时期接触Temu的电商人刘博选择观望,他对这一跨境电商“新物种”持谨慎态度。
何为全托管模式?
全托管模式,也可以称为“类自营模式/轻量运营模式”,即平台负责店铺运营、仓储、配送、退换货、售后服务等环节,商家则只需要提供货品,备货入仓。同时,由商家提报供货价,平台和商家一起决定最终销售价。
史阳告诉记者,全托管模式将权责一分为二,商家专注于深挖供应链潜力,开发出更好的产品供给平台;而平台专注于解决流量、运营、分销、物流、售后等环节,各自负责擅长的一块,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同时,按卖家运营模式分类,跨境电商可以分为自运营型跨境电商和全托管型跨境电商。两者的共同点之一是卖家均需要开店,但自运营型跨境电商卖家通常需要“事必躬亲”,而全托管型跨境电商卖家则是“甩手掌柜”。
“刚开始,单量并不大,每天50多单。毕竟是新平台,要给他时间成长。”史阳深信Temu的运营思路,爆单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很快,Temu在“美国春晚”NFL超级碗赛事上打出的广告语:shop like a billionaire(像亿万富翁那样买买买),让其光速出圈。史阳的产品开始爆单,“50单狂飙到4000单,我当时就卖一款地垫,价格7-8美金,但是利润尚可。”
当时,平台全托管处于推广期,平台给予卖家更多流量、更多利润,一天赚20万元人民币不是梦。史阳感慨地说,货卖不掉很痛苦,货不够卖更痛苦,Temu的“小二”天天来催货入仓,工厂的缝纫机都踩冒烟了,也跟不上爆单的速度。
记者了解到,全托管模式的推出,吸引了很多义乌电商和制造企业入驻。究其原因,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增速不及预期的背景下,跨境电商正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义乌商户需要多渠道把货销出去,全托管模式就提供了更多选择。
义乌跨境电商协会会长徐俨曾表示,全托管模式可以理解为平台对商家服务的延伸。有5个方面的“利”和3方面的“弊”,其一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出海门槛;其二减少卖家投入,降低业务成本;其三迅速挖掘爆款,提升企业产品销售额;其四提升供应链各节点的响应速度,提高运营效率;其五提升卖家曝光率,增加店铺权重。有利就有弊,利用全托管得到便利的同时,卖家也需要舍弃一些东西。其一备货成本增加,其二话语权和自主性降低,其三数据的掌握权减弱。
新入局:多条腿走路,探索跨境新机遇
“全托管模式,瞄准了很多卖家、厂家不懂运营不会运营的痛点,在销售及售后环节上真正让大家成为‘甩手掌柜’。”提及入驻Temu、希音的原因,李争峰说,在试水全托管模式前,他已经“两条腿”走路,国内电商京东、跨境电商平台ozon都有店铺,卖园林机械类产品,单价高利润也尚可,每天有几千单。不懂投放、备货量难以掌握、跨境履约复杂等种种困难需要耗费跨境新手巨大的心力,尤其是面对欧美市场的消费需求,并不是特别了解。
“我在京东有5个店铺,每天单量较为稳定,营业额在3万-4万元。但是,维护这么多店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成本,对于轻资产的电商而言,一旦店铺生意不好,只能转型或者关门。”李争峰说,在全托管模式下,对跨境平台来说,自营更容易把控货源质量、保证自身利润;对想做跨境的商家而言,这种模式可以省去平台经营的繁琐,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李争峰告诉记者,全托管出现时大家存疑,等到发现它的价值后,又一窝蜂上去。
“我是错失良机,现在入局晚了点,但是还有汤喝。”刘博谈起Temu的全托管满是遗憾。作为纯跨境电商企业,刘博一直在深耕速卖通、Lazada、Shopee等跨境平台。“我们跨境平台有20个店铺,主要做鞋类,平均客单价30美金,每天几百单。”今年刘博正式开始接受全托管模式,成为了Temu、Shopee、希音的供货商。
想要成为供货商,还要有足够的实力。据刘博介绍,全托管模式需要大量的库存,因此对商家的资金和现货要求较高,也并不适合所有卖家。全托管模式需要平台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管理各个环节,而平台各自的资金实力、运营能力也参差不齐,全托管模式未来走向如何,依然还是未知数。
时至如今,全托管模式的出现并流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行业。跨境电商行业还在迅速变化之中,新的可能也在孕育。
全托管是“最优解”吗?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也伴随着风险,但机会同样有。义乌广大企业要积极拥抱“新物种”,充分发挥“创”与“闯”的锐气,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以开放姿态参与其中。
全托管模式是不是一个“最优解”,我们需要辩证来看。对于供应链优势的卖家,合理利用平台模式,躬身入局,全托管模式无疑提供了一条高曝光的流量渠道。而对于无供应链优势的商家以及纯铺货的卖家,既没有办法给出有竞争力的供货价格,也不具大量备货的宽裕资金,想轻松当个“甩手掌柜”未必行得通。
记者手记:
全托管模式,可以看作是一次对跨境电商生态价值链的重构试验,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和商家参与进来,未来这一模式会如何演化,又将如何影响跨境电商生态价值链的重构,还需平台与卖家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