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何欣
本报讯 前不久,市民小张连续骑了一小时左右的动感单车,结果第二天出现尿血,下肢肌肉酸痛无力,在浙大四院急诊科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
急诊科医师接诊后,发现小张大腿的肌群较为僵硬,压痛很明显,尿检中潜血3+,蛋白1+,同时肌酸激酶超过60000U/L,远超正常值,考虑横纹肌溶解,建议小张立即办理住院。
小张想着自己年轻,底子好,这种小病急诊输输液就好了,但由于没有好好休息,补液量不充分,复查中小张的肌酸激酶上升到190000U/L,着急忙慌住进肾病科。
住院期间,小张得到充分休息,每天大量补液和碱化尿液等,各项指标终于慢慢回落,一周后康复出院。
对此,浙大四院肾病科专家表示,除了剧烈运动,肌肉直接损伤或肌肉组织血流受损,代谢失调、感染、药物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当存在上述诱因又出现乏力、肌肉酸痛、尿色改变、尿量减少等症状,马上就医是最好的选择。早日确定病因,才能得到及时治疗。
目前,治疗横纹肌溶解症的方式是输液,帮助肾脏排出多余的肌红蛋白。当症状较严重、引发急性肾衰竭时,则需要尽早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帮助身体排出废物,平衡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