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义亭镇陇头朱村

“稻鱼共生”促增收

▢ 全媒体记者 张云飞

本报讯 “在那,在那,快抓!”“爸爸,我抓了一条大鱼!”昨日傍晚,义亭镇陇头朱村一块占地50亩的稻田内,孩子们正踩着芬芳的泥土跟稻田里游蹿的鱼儿“斗智斗勇”。自7月17日陇头朱村“稻鱼共生”项目正式与市民见面以来,这里几乎每天上演着“稻田抓鱼”的热闹场面。

“今天的抓鱼活动很有趣,我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我们儿时的快乐。”来自义乌城区的许先生带着一双儿女到陇头朱村体验“稻香鱼歌 浑水摸鱼”项目,在他的带领下,两个从没下过农田的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抓鱼的本领,没一会儿就抓起七八条大鲤鱼。

为了更好地推广“稻鱼共生”项目,上周末,陇头朱村特地举办了一场夏日嬉水露营音乐节。除了“稻香鱼歌 浑水摸鱼”项目,现场还设置了水上乐园、美食烧烤、乐队演奏、天幕露营等区块。据统计,短短两天时间,就吸引了近3000人次前往“打卡”。陇头朱村党委副书记朱国兵介绍,这些在稻田里养殖的鱼以鲤鱼和鲫鱼为主,每条可以长到半斤左右。成长期间,鱼儿主要以杂草、水中微生物、稻花为食,不需要喂养饲料,吃起来有一股稻香味。其排泄物又能被水稻所吸收,原生态、无污染。

“我们上马‘稻鱼共生’项目,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农耕体验项目,让‘乡村游’经济得以延续。”朱国兵介绍,去年起,他们采用“稻虾轮作”方式,形成了以优质小龙虾、高品质生态稻米为核心的新型农村共富产业链。每年,这些稻田里“种”出来的小龙虾能为村集体增收超过100万元。“‘稻虾轮作’的季节性比较强,6月底小龙虾下市后,我们就立即投入‘稻鱼共生’,可以持续半年左右。”朱国兵说。陇头朱村党委书记朱根喜介绍,他们村将进一步完善农业内部循环链条,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稻”为道,拓展乡村秋游劳动研学等项目,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吸引更多人走进乡村,让全体村民共同受益。

2023-07-24 义亭镇陇头朱村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62755.html 1 3 “稻鱼共生”促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