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关于立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关于立志的名言警句或俗语谚语也有很多,譬如:有志者,事竟成;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鸟贵有翼,人贵有志;立志无恒,终生无成……这些都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
立志乃读书人第一等事。6月10日,义乌商报小记者团组织开展了一次主题课堂活动,主题就是:少年立志。来自全市各学校的30名商报小记者齐聚一堂,聆听古往今来名人立志的故事,围绕立志这个话题展开互动讨论,发表各自对立志的认识和理解。
100多年前,梁启超在他《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教育,国之根本;少年,国之希望。少年有志气,一个民族才有希望,一个国家才有未来。
立志,当从小开始。毛泽东少年时就曾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向四方的远大抱负。周恩来在13岁时便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了“何以为学”这个问题,表达了他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孔子曾曰:“吾十有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自己从15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而明朝的王阳明在12岁就确立了“读书是为了成为圣贤”的大志向。
王阳明的心学里,关于做人的第一法则就是“种子法则”。他把人的成长比作一棵树,树的成长首先是要找到种子,并且在种子上下功夫,让种子发芽、扎根泥土,然后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而这颗种子,就是立志。此次商报小记者团的“少年立志”主题课堂活动,就犹如给小记者们种种子。小记者们都是小学生,有一些还只有一、二年级,大的也就五、六年级,但是通过此次主题活动,很多小记者都当场给自己立下了志向,表达了自己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确实令人赞叹!
比如来自苏溪一小502班的楼文浩小记者,立志要成为像毛泽东这样为中国作出伟大贡献的国家领导人;来自香山小学304班的杨程宇小记者,立志要成为“教出一批批有志向的学生”这样的一名老师;来自宗泽小学401班的宗正轩小记者,立志要当一名有理想、有梦想、为祖国做贡献的宇航员;来自绣湖小学305班的杨祎俐小记者,立志要做一名让中国变得更强大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很多的小记者,立志长大之后要当一名军人、律师、作家、书法家、医学家、发明家等等。从小立志向,未来犹可期。我们为这些有志向的小记者们点一个大大的赞!愿你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长大志圆!未来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全媒体记者 鲍斌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