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科学课上,吴老师让我们养蚕。那天放学,妈妈就带我去学校附近买了一盒蚕。
蚕已经是幼虫了,形态是圆筒形的,一体节,八对足,分别是三对前足、四对腹足、一对尾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青白色。从书上我得知,蚕卵是黄色的,渐渐转绿,后来变成黑色,比针尖大不了多少,分量很轻,一万颗只有十克重。
一回家,我就给蚕宝宝安置了一个新家,又迫不及待地从小区公园里摘回了许多桑叶。这时蚕宝宝似乎闻到了桑叶的味道,知道有好吃的了,它们各个伸长了脑袋,东探西探的。长大后的蚕食量慢慢变大,一大片新鲜的桑叶,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被它们吃出了一个个大窟窿。蚕吃桑叶是有规律的:先把头仰起来,接着慢慢往下吃;又仰起头吃上面的桑叶;接着又一大口一大口往下吃。蚕一直重复这组动作,每天吃桑叶,身体变得白白胖胖的。
看着蚕一天天地长大,我每天充满期待与好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蚕睡觉了不吃不动。表面是睡眠,实际是脱掉旧皮,换上新皮继续生长。蚕宝宝在整个过程中要蜕皮四次,每蜕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每次蜕皮时大概持续一天的样子。当蜕完四次皮,成为五龄幼虫才会吐丝结茧。
大概过了三个多星期,我突然看到那只最大的蚕宝宝已经开始吐丝结茧了,赶忙跟金老师分享我的喜悦,老师还让我给同学们一一分享观看,同学们都看呆了。刚刚开始吐丝的蚕背脊亮晶晶,发黄发透,这时蚕就不吃桑叶了。回到家里,我赶紧给它搭了一个干净舒适的交叉空间当小窝,好让它更快地吐丝结茧。吐丝的时候,蚕昂起了头上下摆动,丝就从嘴里出来,本来是两缕,离了嘴才合成一缕。蚕丝围绕着蚕身,渐积渐厚,大概两天后就结成了一个椭圆、微带弹性的茧。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个成语“作茧自缚”。蚕把自己包在里面,束缚了自己,让自己陷入了困境。但是大约十天后,它又“金蝉出壳”羽化成蛾,真是一个神奇惊艳的过程。虽然我还没看到我的蚕破茧而出,但我相信再过不了几天,肯定也能看到这个现象。
东洲小学301班赵宸宇 指导老师金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