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绣湖

◆历史掌故 骆正葵

闲话义乌

取名,既是艺术,更是文化。我国2000多个县名,大多取自山川地理。可我的故乡浙江义乌,却以飞禽乌鸦为名,富有特色,耐人寻味。

小时幼稚无知。有次语文老师解释“义乌”一词,强调说“这个乌字,不是乌黑的乌,是乌鸦的乌”。我想古人也太糊涂,中国词语千千万,好取不取,为何要取个“乌鸦”呢?原因是我喜欢喜鹊,讨厌乌鸦,一褒一贬,态度鲜明。喜鹊外表好看,毛色黑中有白,鸣声“喳喳”清脆,听了使人心情愉悦,有“喜鹊叫,客人到”之说;乌鸦浑身羽毛漆黑,叫声嘶哑,令人烦闷,诱引忧郁,还有“天下乌鸦一般黑”“乌合之众”之说。

乌鸦真的是“不祥之鸟”吗?我读了点书后,才有新的认识。古人说:“摇光星散为乌。”摇光星是北斗第七星,这颗星星发出的星光,四散开来就化成了乌。出身不凡,星光吉祥。《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其实乌鸦非但不是“恶鸟”,而是“慈鸟”“孝鸟”。懵懂无知者,对它的看法,实属偏见与误解。

翻开义乌沿革:秦始皇二十五年建县,原名乌伤隶会稽郡;王莽时期改名乌孝;至东汉又恢复旧名乌伤;唐武德七年,改名义乌,一直沿用至今。岁月流逝,朝代更迭,县名几经更易。

可改来改去,都不离“乌”这个字眼,义乌人对乌鸦之情感,何以如此之深?

原来,“义乌”一词的来历,出自人与乌鸦的一段因缘际会。相传古代义乌城北颜村,有个叫颜乌的人(后称颜孝子),家里很穷,但善良勤劳,对父母很孝顺。一天早晨,他出门上地干活,忽见前面路上有只鸟,正在扑腾翅膀挣扎,可再也飞不起来。他连忙抓起一只翅膀一瞧,原是只受伤的乌鸦,身上还渗出鲜红的血。仁慈的颜乌心生恻隐,把乌鸦小心翼翼捧回家,在伤口上敷了伤药,细心喂养。经几天调养,乌鸦伤口愈合,放归大自然。

一年后,颜乌丧父,无钱下葬,停尸山坵。颜乌自己一人,衣衫褴褛,赤着双脚,跪在地上,用双手抱土,为父筑坟。这时,飞来只乌鸦,在头顶上盘旋一圈后离去,没过多久,飞来一大群乌鸦,帮颜乌衔土筑坟,一趟又一趟,土粒如雪霰般散落坟上。颜父坟修好了,谁知颜乌自己却劳累过度倒地而逝了。乌鸦又给颜乌衔土筑坟,几天过去,等坟筑成一看,这些乌鸦的口,都被土中的砂石划破受伤滴血了。

颜乌葬父的故事,不胫而走,四乡八里的人都为之感动,连当朝皇上也听到了。“其笃孝纯至如此!”为表彰孝道至德,赐建“孝德感乌”石坊,将此地名取为乌伤。后人县令熊人霖有诗云:“秦时孝迹感乌伤,过看停车拜道旁。”

孝子坟坐西朝东,呈圆形立墓碑。南侧建祠堂二进为“孝子祠”,内供颜孝子神位。表彰石坊,高高竖立坟前。新县令(知县)上任,第一件事便到孝子坟祭奠,“展拜墓下”,并给孝子墓添土,作为教化民众的表率。因此,孝子坟越堆越高大,至明代已方广四十丈余。

孝子祠离我家仅四里之遥,上市赶集必经此地。坟草冬枯春长,至夏长达尺余,风中摇曳,似在炫耀坟内不朽之魂。守墓老人,以祠为家,朝夕守候。坟草禁刈,秋毫无犯。有次,我们几个顽童,持草刀,想偷割。一见守墓老人形象,白发蓬松,胡须飘然,以为“孝子”现身,吓得落荒而逃。

孝为百善之首,孝子故事传闻广,古书记载版本也多。《异苑》一书载,有段时间,一大群乌鸦天天衔着一面鼓聚集在颜村村口,不停地在鼓面上啄,“咚咚,咚咚”,竟然啄出了很大声音。这在古代实属于灵异事件,满郡哄传,闹得沸沸扬扬。结果惊动郡府,派出专家组进村调查此事,想弄个水落石出。查来查去,结果是因为村上颜乌太尽孝了,故此乌鸦衔鼓而来,用鼓声宣扬颜乌纯孝之名。这事件感人至深,于是就在乌鸦衔鼓聚集之地立县。乌鸦用嘴衔鼓多么不易,每只乌鸦的嘴都伤痕累累。乌伤县名,由此而来。说法虽异,其宗不变。

地以人显,人以事传。忠孝义乌,名不虚传。自颜孝子开始,义乌孕育出一大批栋梁之材,他们崇文尚武,刚正勇为,坚韧不拔,如“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宋代“三呼过河”抗金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现代更是俊杰迭出,包括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等。新时期,义乌人勇立改革开放潮头,走南闯北,开拓创新,摇出世界小商品之都。

精神力量是无穷的。如今,古老的义乌正以全新的姿态、非凡的气概,与时俱进。鲲鹏展翅,扶摇直上;日月经天,光耀宇内。

2023-02-17 ◆历史掌故 骆正葵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16084.html 1 3 闲话义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