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群言堂

起点的福利

游宇明

早年读鲁迅的《藤野先生》,总觉得鲁迅对老师的深厚感情有点理由不足:藤野先生所做的无非是修订鲁迅上课笔记中的错误,为他决定不学医学感到惋惜,师生相别赠给他一张照片,希望学生以后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他……这样的事在做了数十年教师的我看来,不过是老师教书育人的一种“标配”。后来年纪大了些,想到鲁迅留学是在甲午海战之后数年,日本国上下都弥漫着一种看不起清国人的情绪,这才觉出藤野先生的特别可贵。藤野不仅教给了鲁迅医学上的知识,也在观念上教给了他两个字:公正。

朋友的孩子研究生毕业之后,参加了沿海一个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考,一个宣传部门的岗位只招一人。朋友的孩子文章写得好,上学时还在大报大刊发表过作品;社会阅历也比较广,说话、做事显得成熟。在招考中,果然脱颖而出。朋友对这家单位印象特别好,这家单位有什么值得祝贺的事,朋友总会习惯性地在微信上说一说。

人总是希望受到别人的善待的。这种善待并非指的特殊关照,而是指的获得应有的公正。比如考大学,你比我成绩好,上了名牌大学,而我名落孙山,公平合理,没有什么好埋怨的;假若你比我成绩差,咱们同报一所大学,你通过家里人的运作如愿以偿,我却只能站在大学的门外,这是不公正的。真正的公正,不是结果的完全相同,而是权利、机会的相等。对于你的正当需求,社会给了你同样的权利、机会,无论结局如何,你都获得了公正;社会没有给予你这样的权利与机会,你就没有得到公正。

谈到公正,世人最津津乐道的是它有利于社会和谐与进步。这样的观念对不对?也不能说不对。社会公正了,公民想获得某种东西,可以用努力去争取,内心必然欢娱,他们对保障其生命质量的个人与社会自然心生好感,在日常的为人处事中也会呈现出更多的善。大家都对社会有好感,在岗位上肯定会更加努力,一个社会的科技、经济、文化就会得到良好的推动,国家也会变得越来越富强、自由。

不过,仅仅认识到这一层是不够的。社会的发展终究是为了人的,人的幸福是社会存在的目的,而非促使社会更加繁荣的手段。关注每一个人,留意他们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感受,尊重他们对更美好的生活的渴望,最大限度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持,是我们必须做的事。藤野先生也好,沿海那个事业单位也罢,他们做的这些事也许都是细小而平凡的,但这种细小与平凡中渗透的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对人之所求的呼应恰恰体现了公正的本质。

晋国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非常宠爱一个小妾。这个小妾没有生育。魏武子刚刚生病时,叮嘱儿子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病势加重后,魏武子改变了态度,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让她殉葬。”魏武子死了,魏颗将这位姑娘嫁了出去。他说:“人生病的时候难免胡说八道。我依从父亲清醒时的吩咐。”魏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觉得人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有贫富贵贱之别,但大家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其珍贵程度并无相异,无法定事由便剥夺某人的生命是不人道、不公正的。数千年前的魏颗已经懂得公正的目的在于人的幸福这个道理。

一个良好的社会有许多福利,但真正起奠基作用的,莫过于公正。

2022-09-09 游宇明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67165.html 1 3 起点的福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