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左翠玉 文/摄
7月6日下午4时,室外温度超过了37℃,经过一天的暴晒,义乌之心北大门道路一侧的人行道上热浪滚滚。
人行道边的绿化带里,省运会景观小品正在安装,4名皮肤黝黑的工人师傅把镀锌材质的景观小品配件搬运至此,开始组装起来。
在负责人潘建平的指挥下,戴眼镜的张盼望和张海清把黑色长方体的小品底座侧翻,两人配合着将半圆形的彩虹配件与底座进行安装。在一朵朵小火花中,张盼望猫着身子,一点一点将配件之间的连接点焊好。没一会,豆大的汗珠就挂满了他的额头,从眼镜片下方滴落下来,后背的衣服全湿透了,他顾不上擦一把。
忙了一阵,张海清得空摘下眼镜,用手臂擦了几把汗,白色的防晒冰袖又添了几块污渍。他走到一旁抓起一大瓶矿泉水,咕咚咕咚地一气喝了小半瓶。
“这个是镀锌材质的,很重,天气很热的时候还烫手。”几个人又配合着把省运会吉祥物“华华”组装在彩虹配件的一侧,再把淡紫色镶白边的一组城市元素配件装进了彩虹配件的圆拱中间。
张盼望在底座后方来来回回地移动,再次将配件之间的连接点一个一个焊接好。“大的相交处一共有3处,每一处焊了20个左右的小点,这样立起来的小品绝对稳固。”张盼望说。
“焊接的时候温度特别高,如果不小心手碰上,就会起泡。站在边上,都感觉热浪一阵阵往身上扑过来。”潘建平说。
说话间,底座下的坑洞已挖好。“一、二、三……”大家一起用力,长10米、高5米的景观小品立了起来。张海清搬来水泥和沙,铺上木板,倒水搅拌好,倒入小品底座下坑洞进行固定;张盼望在底座与配件间的细缝上打上玻璃胶;潘建平一番擦拭清洁……美丽的景观小品立即引来了路人的注目。
“安装这样一个大型的景观小品要花费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潘建平介绍,“目前任务紧,无论多热我们都要出来干活。”为了防暑降温,工人师傅们都会提前喝点藿香正气水,带足冰矿泉水,并尽量避开正午时分施工,以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