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吴峰宇
本报讯 5月25日下午,在城西街道何斯路村,二十亩水田里一片忙碌。十余个农户认真地将超丰8号“巨型稻”秧苗稳妥地插入土壤中。作为首次在义乌地区试种的新品种,与普通水稻秧苗相比,“巨型稻”的秧苗更加粗壮,除高产、耐盐碱等特性外,“巨型稻”成熟后可以长至2米—2.3米高,“禾下乘凉梦”将在义乌变成现实。
“听说水稻可长2米多高!”即使是参与种植的何大伯也是第一次遇到。他说,相比普通秧苗,“巨型稻”为单株插秧,比一般水稻要求的行距、间距要宽。这就意味着普通农机不能直接使用,当天村里来了10多个人插秧。
在“巨型稻”插秧现场,何斯路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何允辉拿出手机,给大家看了“巨型稻”成熟的样子。“经过测量,最高的稻秆达到了2.2米。”何允辉介绍,这几张“巨型稻”的照片由何斯路村结对共建的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提供,当地已开始规模化试种,超丰8号“巨型稻”秧苗也是金星村送来的“共富稻”。
据介绍,超丰8号亩产可以达到800公斤到1000公斤,产量是现有水稻的1.5倍。它的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涝,是一类高产优质的杂交中稻品种,市场前景可观,发展潜力巨大。此外,“巨型稻”因株高还特别适合种养结合,如“稻—蛙—鱼(虾、泥鳅)”等模式。巨大的“个子”,分蘖力强,适合稀植,为水产与蛙类动物提供足够的荫凉与栖地,有利发展立体种养生态农业。
“今年我们先试种20亩,试种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种植,可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何允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