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群言堂

醉酒与贪官

行者杂谭

那年正月初三,行者去亲戚家走人户。走人户是当地的俗语,实际上就是拜年。

过年走人户美其名曰:亲戚之间联络感情,常来常往,越走越亲嘛。但真正落到实处也就三件事,喝酒,吃肉,打牌。

那天中午摆了两桌,喝酒的坐一桌,不喝酒的坐一桌。行者好酒,坐在了喝酒那一桌。

行者喝酒的历史要追溯到30多年以前。那时15岁,喝了一瓶盖白酒,第一次品尝了酒的味道——辣辣的。再往后,行者走出村庄走入社会,直到恋爱结婚,才对酒上了瘾。上了瘾嘛,喝醉就成了常态。

有一次,一个朋友过生日,行者特别声明要喝红酒,并且是大碗大碗的干。那次行者喝了两瓶,自然是醉得不轻,醉了一夜又一天。

话题回到“行者坐在了喝酒那一桌”。一共八个人,一两八的酒杯,有纯白酒和泡酒。刚开始喝时,八个人头脑清醒,都互相谦让着、斯文着,小口小口地喝。两杯过后,在酒精的麻醉下,八个人的脑壳都有点晕晕乎了,一个个都现出了原形,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也不懂得谦让了,斯文也都摔在了地下,一口半杯不过瘾,一口一杯才是硬道理。结果那天是,八个人喝酒八个人翻——醉得一塌糊涂。

近年来在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相继落马,梳理这些贪官的腐败历程,与醉酒有很多相似之处。

凡为官者,多是从最底层起步,多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视人民为父母,全心全意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但有些为官者,为官的日子久了,或是三五年,或是八九年,抑或是十几、几十年,自以为掌握了为官的秘诀,于是就变成了官场的老油条,借着手中的权力,或贪钱,或弄色,或钱色两手抓。贪权弄色一两次后,就上了瘾,再贪再弄也就成了常态。其实这些为官者在初遇钱色诱惑时,也是谦让的、斯文的,甚至还是义正词严地拒绝,但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于有那么一天,就下了水,就湿了鞋,就失了为官者应有的公仆本色,然后就醉了,就罪了。与那两杯酒过后,在酒精的麻醉下,把谦让与斯文都抛到了爪哇国的好酒之徒是一个样,醉得是一塌糊涂。

酒,小喝可怡情;大喝,或是吐了过后睡一觉就没有什么事了,或是一醉再也不会醒。但为官,腐败了,无论是大腐小腐,把贪的吐出来后,都还是要受法律的制裁的。

电影《酒神》里有一句台词:喝酒的最高境界是不喝。同样,做官的最高境界是不贪。酒不喝就不会醉,官不贪就会多分平安。

2022-05-27 行者杂谭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34343.html 1 3 醉酒与贪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