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曹晓蓉
俗话说“三月天,孩儿面”。近段时间,气温升升降降,说变就变。儿童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在忽冷忽热的天气影响下,小朋友们就更容易感冒了。
3月以来,市妇保院儿科患者骤增,最高峰时一日接诊患儿超过2000人次,突破历史极限,其中大多数为呼吸道症状患儿,儿科基本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连日来,医务人员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坚守岗位,优化流程,尽量减少患者及家属等待时间,全力保障患者的就医需求。
感冒是儿科就诊患儿中最多见的疾病,以发热、流涕、鼻塞、打喷嚏、咽喉肿痛为主要症状。感冒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约占70%~80%,少数病原体是细菌,约占20%~30%,大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如何区分感冒类型?
病毒性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见,属于自限性疾病,如无并发症,通常一周左右就能自愈,局部症状重,全身症状轻,发热可有可无,体温可高可低,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流泪、咽痛、轻咳,精神尚可,味觉、食欲减退,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腹泻,部分患儿可发生高热惊厥(俗称高烧抽风)。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可分为甲、乙、丙三型,潜伏期1周,一般1—3天,以全身症状为主,急起高热,体温可高达39—41℃,可有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伴随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儿可发生高热惊厥。
细菌性感冒大多数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主要为发热,尤其是持续高热不退、流脓鼻涕、咽喉痛等症状,精神差,食欲差,极少数患儿会发生高热惊厥。
如果孩子感冒了,家长应如何应对?
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室温以18—22℃,湿度50%—60%为宜,以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感冒时孩子食欲减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饭后可喂少量温开水以清洗口腔,年长儿饭后漱口。保持鼻咽部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鼻孔周围分泌物,可用海盐水鼻喷剂改善孩子的不适。
孩子发热时,定时测量体温并记录。精神状态好,无高热惊厥史,可先观察,多喝温开水,能将体内的毒素通过尿液和汗液排出,注意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散热,有出汗及时擦干,避免受凉。若有畏寒、寒战等症状应注意保暖。
怎么预防感冒呢?
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保证居住环境清洁,一定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使室内空气清新,湿度维持在50%—60%,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处活动。
积极防治各种呼吸道感染,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建议常规佩戴吸汗巾,发现孩子出汗及时擦干并更换。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劳逸结合,适当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培养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饮食选择上食物多元化,尽量做到营养均衡,荤素合理,每天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来补充体内所需的能量,多喝水,保证机体的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