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芳 全媒体记者 柳青
本报讯 日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文公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简称“浙大四院”)通过浙江省第四周期综合等级医院评审,被确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A+等级医院”,到“三甲综合医院”,七年耕耘奋斗路,浙大四院拼搏奋进,硕果盈枝。
孕育成长
以三甲标准规划发展
2009年,为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浙大四院顺应新医改背景而生,迈出双一流大学异地建设附属医院的创新步伐;2014年10月31日,浙大四院在义乌拔地而起,将办院理念中的“标准化”牢牢锁定在“三甲标准”,并严格以此规划发展。
七年来,浙大四院吸引了全球优秀人才,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10人,硕博研究生导师113人,高级职称200余人,医师队伍83%都是硕博学历。
随着不断发展壮大,医院实现了从知晓度、知名度到美誉度的跨越。2021年,浙大四院门诊量达185万人次,出院量6.27万人次,手术量2.45万台,平均住院日5.69天。同时,打造了肺部肿瘤中心、生殖医学中心、主动脉夹层中心等特色鲜明的一流品牌专科。
数字赋能
打造人文医疗新模式
推动数字化改革持续迭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2021年,浙大四院在省内率先推出“移动数字医院”,开启零距离移动医疗里程碑,走遍义乌各镇街及金华各县市,服务群众15000余人,帮助上千人早期发现肺结节,为浙中地区老百姓带去了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
步入医院门诊大厅,可以看到机器人分诊导引,智能化自助机除拥有预约挂号、缴费等常规功能外,还实现了检验检查自助开单;开发自助机“语音交互”功能,实现全程无接触式自助就医;常态化5G医疗无人机运输航线投入使用,5分钟便能完成运输任务,提高基层检验标本运输效率;2021年7月,医院获批浙江省“国家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五乙医院”。数智医院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医疗效率,也体现了浙大四院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三院一体
开创国际医学中心新高地
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和义乌市人民政府续写建设新篇章——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筹)在义乌揭牌并开工建设,按照未来学科发展,将重点打造生殖医学、再生与衰老医学、肿瘤医学、全球健康、中医药学五大学科及医药融合等“X”研究学科,形成“5+X”学科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浙江大学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三院一体”共发展,围绕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医学中心的目标,依托浙江大学强大学科资源,从临床需求导向出发,创新人才引育和培养机制,注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致力成为服务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杆。“三院一体”的发展模式是义乌和浙江大学携手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进一步深化,也彰显了双方共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格局和决心。
浙大四院将以三甲医院作为新起点,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探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学科建设、夯实人才队伍、创新临床教育、攀登科研高峰,为健康浙江、健康中国战略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