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苏溪镇工业总产值393亿元,同比增长91.3%,其中规上产值305亿元,同比增长128%,义乌第一家产值超百亿企业将在苏溪产生。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8.8亿元,同比增长134%……“数说”1-11月工业经济数据,殊为不易,弥足珍贵。
防疫是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苏溪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刻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条战线扛起使命,既身先士卒下沉信息摸排、核酸检测、卡点值守等防疫一线,又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方式方法,全力以赴稳投资、保项目、抓产出,确保防疫不松懈,力夺“全年红”。
提速攻坚 奋力实现“全年红”
全年红“红”在哪?规上工业的表现最有“发言权”。作为光明之都,苏溪镇的工业稳增长,光伏企业是“主力军”。
在天合光能义乌基地内,记者能看到,目前全行业最先进的高速焊接机,每小时产出4000片光伏组件。智能化也无处不在。工厂通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自动视觉检验的设备,可直接检测产品的瑕疵情况,有效提升检测效率,降低逃逸率。相比以往的车间,天合光能的全自动化车间每GW减少了约25%的工作人员。基于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天合光能义乌工厂的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1-11月,天合光能(义乌)科技有限公司产值超92亿元,出货量排名行业第二。”12月24日,天合光能(义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小军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1月,义乌基地二期的设备开始投产,截至目前已经实现全面的满产,义乌基地的月产能达到7亿瓦,7亿瓦产值在11个亿左右。今年,企业将实现百亿产值。
“义乌基地在紧张有序的生产过程中,时刻不忘疫情防控,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上半年依然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好势头。”杨小军说,这得益于公司良好的客户基础以及新技术的持续推进,通过前期的战略布局,包括与工厂签订战略合作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也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迸发出更多的“牛气”。
爱旭是第一个进驻并将集团总部设在义乌的光伏制造巨头。为保障爱旭太阳能新项目落地,苏溪镇启动了约1300人的畈田村整村集聚工作,镇村两级干部日夜进村入户,把周末、晚上当成做工作最好的时间窗口,约一个月时间,《集聚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书》签订率就超过了90%。11月16日凌晨2点,随着苏溪镇畈田村最后一户黄某在协议书上签下名字,全村610户农户村新社区集聚签约工作画上句号,标志着畈田村新社区集聚征迁工作进入新阶段。截至目前,畈田村集聚安置区块已全面完成政策处理并挂牌公示,畈田村农房拆除率达到90%,预计月底前完成整村拆除,为爱旭六期腾出400亩发展空间。
聚力数字赋能,科技人才齐头并进也为苏溪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后劲。其中,棒杰智能制造、智嘉数字化车间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样本”。
连日来,位于苏溪镇工业园区的浙江智嘉服饰有限公司服装“未来工厂”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在各自生产线前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器、检查产品,为最新一批订单忙碌着。
“虽然项目9月份才投入试运行,但是我们第四季度的订单量很大,已经排到明年3月份,现在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产品。”浙江智嘉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颖告诉记者,该项目全线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个亿。进入四季度以来,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保障生产,生产销售形势一片红火。
快防严守 企业绷紧“防疫弦”
“越是年末岁尾、任务繁重,越是需要我们‘十个指头弹钢琴’。”苏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抓防控也是为了抓发展,精准的防控既为老百姓赢得了舒心安全环境,也为发展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为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眼下,苏溪镇各企业都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你好,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日前,记者在爱德玛标准电商园看到,门口的安保人员正在对每一个进入厂区的员工进行体温测量、消毒,详细查看健康码、行程卡,对进入厂区的来往车辆也逐一消毒。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较好地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据了解,爱德玛标准电商园内有30家生产、物流、电商企业,员工近800人,每天的进出车流量达4000车次。“园区有东门和西门两个进出口,疫情防控压力较大,好在园区的业主对防控工作非常支持,除了守好‘小门’,现在每天都有两家企业主动加入门岗执勤。”爱德玛标准电商园负责人傅嘉豪告诉记者,我市升级疫情防控举措以来,园区管理方第一时间将政策通知落实到位,并将每日查码、测温、消毒落实到企业主体。不合格的企业先进行黄牌警告,对仍不整改的企业直接关停整改,实现车间生产不停歇、物资外送不中断,生产速度稳步提升。
聚焦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服务。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苏溪镇“两新”党员也积极响应、主动参与,一方面帮助企业制定防控方案,建立防控机制,完善防控物资;另一方面了解企业防疫物资储备、用工保障、产业链配套、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问题,与各级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保运营、稳生产。
党建引领 联防联控重实效
基层,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党建+单元”三级作战体系的发源地,苏溪镇疫情防控常态化讲究重点突出,精准科学,在全市率先对辖区内养老机构、居家养老中心、洗浴中心等场所实行封闭管控,对来访人员坚持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同时,制定《苏溪镇“党建+单元”运行激励办法》,进一步夯实“党建+单元”三级作战体系,压实各级指挥单元主体责任,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您好,我们是苏溪镇胡宅社区党员,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家里有人从外地回来,或者有亲友从外地来走亲戚,请及时到社区报备。在家要记得勤洗手、常通风……”这几天,一个个“红马甲”手持小喇叭,穿行在胡宅社区的大街小巷,循环播放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这只是苏溪镇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一个缩影。
针对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紧迫性,苏溪镇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全面细化各项工作,党员干部真正沉下去,全员真正动起来,以实干实绩展现责任和担当,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迅速行动起来,全镇150个党组织的3500余名党员闻令而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带动2000余名干部群众,依托“党建+单元”作战体系,建立起5172个三级作战单元,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核查上级指令75621条。
“亮码、测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12月24日上午,记者走访苏溪镇区几条商业街,发现各经营户门前都摆放着一张小方桌,提醒大家自觉佩戴口罩和亮码测温。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给顾客带了些微“距离感”的同时,也带来了稳稳的“安全感”。
据了解,针对“六小行业”营业特点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苏溪镇通过“党建+单元”作战体系,迅速梳理台账,将“六小行业”与社区、村网格管理相结合,明确包保干部、明确督导重点,迅速开展“每日登门行动”,现场指导督促商户做好亮码测温、登记进店人员信息、靠前服务台设置、店内消杀工作等基础防疫措施。同时,组织疫情防控检查组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不按要求落实疫情防控的门店进行关停整改,督导各商户自觉落实防疫主体责任。
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红色涌动的街头巷尾……年度冲刺号角已吹响,苏溪镇处处跃动着抢抓生产的活力和热力。年关将至,疾行奋进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和高水平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征程上的苏溪,没有减速,反而全面加速、全力冲刺!
全媒体记者 余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