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陈春明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已出版个人文集四本,主编文集亦有四本之多。近年,他又增添了一个新的业余爱好,书法。虽是乐在其中,却也是呕心沥血,于不断练习中咂摸其中诀窍和门道,于不断求师中钻研其中技艺和精髓。学海无涯,文海无涯,书海亦无涯,通往彼岸或者说接近彼岸的小舟,无非一个字,苦——辛苦,艰苦,不畏失败、亦甜亦苦的苦。
前番收到他新出版的文集《轻舞飞扬》,便于业余时间研读起来。文集分四辑:行走,尘心,艺海,杏花。通过这本书的精读,对于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桐城是他的精神领地,池州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么些年,他走遍池州山山水水,踏遍池州每一个角落。印象中,他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很用心,包括处世待人,他的实诚真诚,总会带给与他相处的每一个人别样的温暖。
第一辑,行走:一程山水,一程收获。这一辑,他写得很充实,也很扎实;从近景到远景,从人文到历史,他写得认真,写得深情。都说,旅游就是从自己看厌的地方,去往别人看厌的地方。我相信,陈春明先生不是。对于遥远的不曾去过的地方,他向往,他珍惜,他用心,他用情;美国作家福克纳一辈子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写他那“邮票般大小的故乡”。于陈春明先生,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那个他一直生活于其中的地方,至情至性的他,与那方土地血肉交融,他挖掘其间他人能看却不能言说、能言说却不可能做到的至真至察的酣畅淋漓的表达。
第二辑,尘心:赤子其人,赤子其情。闯荡大世界的男人,内心深处细腻温婉的小情愫,读来,格外地打动人,会引发出别样的感慨和忧伤。只是因为,那里有一份温暖在,有一份人人心向往之的真切在,如同草木的根须,丝丝缕缕地深入我们的心海里,左冲右突,无法释怀。父亲,外婆,姐姐,同学方宗元,那些年客居他家的小苏,还有筑巢在窗外的小鸟。其中的很多篇幅情节,让人感念人间的真情真爱,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让人揪心于生命的脆弱如灯草,让我们读出了“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的感悟和警醒。正如他所引用的庄子之言,“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一书在手,直教人落下一捧又一捧清泪。
第三辑,艺海:爱其所爱,乐在其中。通过序、活动侧记、评论、作品研讨、大会发言等形式,他写黄复彩,写徐来光,写吴书囊,写李凤仙、鲍安顺、陈俊、光其军、汪梅珍、书法家韩立德,写痴痴追梦的文学爱好者农民王吉征。他敬仰名家,却不薄新人,并且,就我所知,一直以来,他努力地提携新人,鼓励信心不足忐忑不安的后来者。
第四辑,杏花:一腔痴情,硕果永存。为旅游景点杏花村的宣传推广,可以说,陈春明先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这一辑里,基本上,他写的都是别人。
2014年,全省百名文艺家走进杏花村采风,应陈春明先生邀请,我在其中。如果没有陈春明先生的倾情策划、大力宣传,没有他广泛深厚的人脉以及对于地方旅游文化的痴痴深情,杏花村当然还是杏花村,只是大约不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声名遐迩、游客激增,或者,人气会低迷一些个百分点。谁知道呢?
所有的回望都有来路,所有的美好都有出处,所有的小景都有大美,只是,所有的所有,都离不开一颗心的专注、一腔情的泼洒、一双眼的努力寻找与发现。是的,我说的是陈春明先生,他的仁厚,他的专注,他的情真,无一不化作春日细雨、惠畅和风,在简单的生活日常里,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雅芬芳。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读陈春明先生的文字,所写所谈的,不过是些隔靴搔痒的感受;力求贴切,却未必能够;力求贴心,更是不大可能。尽管如此,我依然想说的是,这么些年过去,他的胸中一直跳荡着一团明媚的火焰,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照亮自己的前程,也照亮周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