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

“稠城大妈”甘当垃圾分类“大管家”

及时对垃圾桶进行清洗

认真做好岗亭清洁

▢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 文/图

自2019年稠城街道启用“两定四分”模式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建立2.0岗亭式垃圾投放点位以来,垃圾分类点位监督员这个群体也随之应运而生。这些监督员以宣传、引导、示范等方式,督促居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稠城街道银苑社区居民龚菊仙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家住赵宅小区的龚菊仙今年59岁,平日里穿着打扮时尚,为人热情开朗,子女事业有成,家里吃穿不愁。原本在这岁数完全可以尽情享受晚年自在生活,但在得知小区招募垃圾分类点位监督员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经过系统培训后,龚大妈正式上岗。每当有居民来点位投放垃圾时,她会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进行分类引导。“小伙子,以后‘其他垃圾’桶里可不能再扔茶叶了,这是易腐垃圾。”“小姑娘,早上扔垃圾的时间已经过了,下午5点再来吧,下次早上要扔垃圾的话9点前过来。”……在兴中小区060岗亭边,时常可以听到龚大妈洪亮的声音。

“刚开始那段时间,有些居民对垃圾分类不是很理解,有些想法也正常。大家都是邻里街坊,沟通起来比较方便,耐心地多讲解几次,居民也就慢慢接受了。”龚大妈说,如今垃圾分类给赵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居民的获得感也更强了。

除了积极劝导和监督,龚大妈还将自己负责的岗亭当成家一样维护。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大都习惯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到岗、晚上8点左右收工。在岗期间,没有人投垃圾时,她也是夹子、抹布不离手,认真做好岗亭清洁和周边卫生。有一次,岗亭电箱因线路故障停电,她立马打电话叫儿子去买材料来维修。

垃圾分类不止步,文明创建无止境。“这几年,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有了很大变化,这群监督员功不可没!”小区居民有感而发。在这些监督员的引导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居民除了自身做到精准分类和投放外,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相关公益活动。

2021-12-13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83091.html 1 3 “稠城大妈”甘当垃圾分类“大管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