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晚报》报道,在网购平台上,不少商家售卖一种号称可以治疗糖尿病的特效穴位药贴。小小一枚贴在足底或肚脐处,100%降糖、挑战空腹5.0、1盒就能4.0……可“根除糖尿病”。但事实上,这些药贴多来路不明,粗制滥造,药效更无从谈起。在网购平台上,“神贴家族”不止降糖贴,治打呼噜、耳鸣、胃病、老寒腿等,统统都可“贴”到病除。
短评:无疗效的所谓神贴何以有市场?关键在两点。一是骗子利用了患者有病乱投医的心理,根治、廉价、操作方便、无痛苦等噱头陷阱都是为患者量身定制的,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二是执法部门和网购平台监管不力,使其兴风作浪有了空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患者提高科学意识,网购平台尽到审核管理责任,执法部门严管重罚,网上的假药神贴才会绝迹。网上不是法外之地。对网购平台上的假药神贴,网民要积极举报,执法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人人喊打,除恶务尽。
近日,上海高级人民法院与多家保险公司发布《关于建立被执行人人身保险产品财产利益协助执行机制的会议纪要》,明确了人身保险属于可强制执行责任资产。
短评:有些保险推销员,在推销保险时,大肆忽悠保险的所谓避债功能。其实,我国法律从来没有规定债务人将资金转移为保险产品,债权人就不能追偿、司法机关就不能执行。欠债还钱,于理,天经地义。于法,有明确规定。上海高院与多家保险公司建立的执行协助机制,就是要更好地把老赖从保险的所谓逃债“避风港”中揪出来。老赖,欠债就还钱吧,保险的马甲救不了你!
日前,安徽涡阳一社区干部在微信群中发布《通知》,要求村组干部引导群众在安全度满意度电话调查中作“满意”等正面回答,按要求回答的群众凭电话录音可获得100元-300元奖励。《通知》还特别提醒,各镇街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采取会议、广播、面对面等口口相传方式进行宣传,切忌通过微信群或文字方式传达上述工作部署,以免授人以柄、造成不良负面反应。有居民认为,该《通知》是在鼓励造假。涡阳县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称,将马上对此进行调查。
短评: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的眼睛自然是雪亮的。为什么害怕群众讲真话呢?花钱向群众买好评,这是相信群众,还是惧怕群众,愚弄群众,侮辱群众?明人不做暗事。向群众买好评,为什么还不敢正大光明地干,要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说明自己知道这种勾当见不得人,所以要偷偷摸摸地干。看来如此弄虚作假,完全是明知故犯。这种欺上瞒下的干部,你身边有吗?这种人还配做人民公仆吗?
据《上观新闻》报道,近日,四川泸州龙马潭区某小区楼上掉下一枚烟头砸中一辆婴儿车,还未熄灭的烟头将正好路过的婴儿车烧破一个洞,所幸车内几个月大的孩子没有受伤。由于事后无人承认,民警硬核喊话:“查每个业主的DNA找出肇事者”。两天后,事发小区一男子到公安部门自首,经过审讯和DNA比对,该男子就是扔烟头本人。经过诚恳道歉,该男子已获得当事人谅解。
短评:从楼上扔烟头的男子,脑子中就没高空抛物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事后又不主动承认。这在过去,会被当作民事案件。找不到责任人,就由楼上所有住户平均承担责任。然而,今年3月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已规定了高空抛物罪。所以,从楼上扔烟头者面临着刑事侦查与指控,知晓利害后,感受到了压力,才选择自首。如公安机关不做出查验DNA的决定,扔烟头者会自首吗?看来,要打击高空抛物行为,非动真格不行!那些有从楼上乱扔东西的缺德者要注意了,你再乱扔,没准儿会把自己扔进监狱!
12月6日,湖南工商大学7名学生因为见到校领导和老师没打招呼,被通报批评。面对网友质疑,校方表示正在开展“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活动,传播者和受众的理解有误差。可是,见到领导要问好,不问就是不文明。
短评:尊师敬长,是一种礼貌。这种礼貌,应是一种修养,是谦虚恭敬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不是刚性的制度、严厉的处罚所能带来的,而应是长期培养教育的结果。学生见到领导、老师没有主动打招呼,只能说明礼貌培养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但是,用通报批评的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做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权压人。另外,见到领导、老师是否问好,与文明无关。文明是文明,礼貌是礼貌,不可混为一谈。文明指的是文化,礼貌指的是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称学生不向领导和老师打招呼就是不文明者,应该自己先搞懂什么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