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谭祉潇 文/图
冬日里,走进廿三里街道李宅村,空气中弥漫着红糖混合各种谷物的香气——这是义乌麻糖特有的香气,也是李宅的甜蜜味道。李宅麻糖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每年重阳节后到春节前这段时间,李宅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麻糖,其中一部分村民则专门从事麻糖制作销售工作。如今,随着包装技术和快递物流的不断发展,李宅麻糖借着电商网络,走向全国各地,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去年达到了近600万元,成了真正的富民产业。
在李宅村主街两边,随处可见制作、销售麻糖的商店,村民陈荣贵经营的麻糖作坊也在其中。走进制作车间,陈荣贵和儿子陈宇穿着厨师服、戴着口罩,正忙着制作客户定制的核桃仁芝麻小米糖。根据客户的需求,陈宇将一定比例的核桃仁、小米、芝麻放入木桶中,浇上新鲜熬制的红糖水,用木棍搅拌均匀后,趁热倒进一旁台板上的麻糖架里。陈荣贵赶紧拿起木碾子将其碾平,移开麻糖架后,父子俩合力开始切麻糖。“切麻糖用的刀是特制的刀具,比一般的家用菜刀要大一倍,刀身更轻薄,便于快速切麻糖。”陈荣贵介绍。随着“喀嚓喀嚓”几声,原本成块的大麻糖被切成可供销售的小块麻糖,等其自然冷却,就可装袋上架了。
“如今李宅麻糖已经小有名气,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切500多斤的麻糖。等到12月份销售旺季,更是每天都供不应求,有些老客户甚至会提早一个月预订。”陈荣贵说,如今,麻糖除了传统的小米、糯米等原材料,还加入了核桃仁、花生仁、地瓜干、玉米等配料,更有客户别出心裁地要求加入葡萄干、红绿干果丝等配料,品种多达几十种。“真别说,无论怎么搭配,口味都挺好。”
当前,李宅村有十多家农户专门从事麻糖加工销售,在市场监管局、廿三里街道的关心支持下,产业已初具规模。“从最初的两三家小作坊,发展到如今的麻糖加工产业,我们怎么也没想到,小小麻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商机。最近,村两委和街道、市场监管局积极对接,希望能进一步发展麻糖加工产业,让李宅麻糖走上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全力做好共同富裕文章。”李宅村委副主任范卫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