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了,马上大家手里的各种APP就会制作出年度账单,带你回顾这一年来你的开支和投资情况究竟如何?
然后就会有很多基民感慨,“这一年一个热点没碰上,反而倒亏钱!“投这投那,到最后全是白玩儿?”“今年已经伤透了,明年还会好吗?”
每年年末,各大券商研究所都会召开年度策略会,发布他们对于宏观、策略、A股、行业等等领域2022年表现的看法。虽说市场变幻莫测,但相较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些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还是费了很大功夫钻研的,他们的判断不一定完全精准,但也值得拿来参考。
2022年A股有可能迎来牛市吗?机构们是这么看的……
中信证券
上半年机会较多,下半年相对平淡
上半年政策重心在稳增长,建议聚焦优质蓝筹崛起;下半年政策回归常态,建议聚焦相对景气的板块。同时,“五大领域”的改革政策在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再平衡是重要看点。资金上,增量资金中“长钱”占比提升,机构定价权将明显增强。风格上,蓝筹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配置上,建议在机会较多的上半年聚焦中游制造和消费;在相对平淡的下半年关注消费和科技。
中信建投
宽幅震荡,蓝筹成长齐飞
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流动性维持中性偏宽松的状态。整体而言,市场与2021年市场表现类似,呈现出宽幅震荡的格局。景气程度表现优秀的行业将表现优异。
电网投资、储能投资、光伏和风电等清洁能源是第一条主线;创新药、家电家具、回归制造业的地产等共同富裕方向是第二条主线;国防军工、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是2022年的第三条主线。从市场风格来看,2022年蓝筹和成长股均会有优异表现。
中金公司
“危”中有“机”,有“惊”无“险”
2022年处于疫情冲击下大波动后的“余波”期,全球部分经济体疫后超常需求刺激政策带来的增长及物价“大起”与随后潜在的“大落”,以及对应的政策应对是分析2022年资产配置的重要考量因素。当前中国市场有“滞胀”、地产下行、债务压力等方面的担心,市场路径可能仍有波折,但我们对未来12个月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看法,重在依据市场主要矛盾变化把握阶段性和结构性的机遇。
关注六大主题:(1)上游涨价压力缓解,中下游恢复的机会;(2)政策稳增长主题;(3)产业升级与自主趋势;(4)大消费修复;(5)碳中和与新能源主题;(6)中美贸易关系潜在缓和带来的交易机会。
招商证券
前稳后升
A股的行情将会呈现从喧嚣到平淡的态势,仍有局部的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但是幅度可能很难像过去三年一样如此的波澜壮阔。
2022年宏观经济形势呈现前低后稳的态势,出口面临高基数下的下行压力,投融资需求有待稳增长政策进一步推出,企业盈利增速在上半年保持下行态势,触发逆周期政策更加积极,新增社融增速在三季度前后转正,带来盈利预期上行,A股将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起点。
因此,A股整体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
根据A股所处的阶段,2022年大盘风格相对占优;主线沿着“逆周期”和“顺科技”两个方向布局。逆周期政策布局“流动性改善”“稳社融”“新(能源基建与数字)基建”“稳地产”“促消费”;科技领域关注“元宇宙+VR”以及AIOT应用落地(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
兴业证券
科创长牛的主战场,结构精彩
2022年A股市场的投资时钟将在“小衰退”和“弱复苏”之间摇摆,综合指数依然不是大年,结构性行情依然热闹。
两条行情主线交织,都将“找寻自信的力量”:(1)2021年估值受损型行业,将从政策或投资逻辑的变化中找寻自信的力量,进行“均值回归”、波段操作;(2)科创“五大赛道”,2022年将继续是行情主旋律,但面临短期高估值和赛道拥挤,需要找寻自信力量——在主流赛道之间和赛道内部基于“预期差”和“性价比”而精细化投资,其中,数字经济、专精特新、军工等相关的科创指数将有望更牛更精彩。
光大证券
市场震荡偏弱,指数前高后低
展望2022年,市场的波动将会有所收敛。盈利增长将显著下行,流动性的边际宽松和政策的落地对于市场会形成一定支持,但恐怕难以对冲盈利下行的影响。预计2022年指数将震荡偏弱。节奏上市场可能会跟随政策波动,预计将前高后低。考虑到政策可能会出现前置,四季度以及明年春节前后的市场躁动仍值得把握。
整体风格将转向偏稳健的板块,三条主线值得关注:1、重新回归的消费行情,关注白酒、医药、航空、机场、酒店、家电、新能源汽车、食品等行业或方向。2、稳增长的结构性行情,关注专用设备、水泥制造、基础建设、化学原料、风电、光伏、SG、种业、农机农具等行业或方向。3、北交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方正证券
先扬后抑
大盘波动空间加大,上半年扬为主,下半年抑为主,结构行情为主,一季度题材为主,二季度蓝筹为主。
“防通缩”的货币政策将继续释放,推动实体经济加大投资力度,货币政策释放、全面注册制改革及促进出口的“三维度”,是2022年A股市场上半年上涨行情的逻辑。美联储下半年有望加息及A股历史规律,是2022年A股市场下半年回调的原因。
综合来看,对于2022年的A股行情,大多数机构认为仍然存在结构化的震荡。而对于具体表现,究竟是先扬后抑,还是先抑后扬,则难以达成一致。在未来A股大概率仍将维持震荡的情况下,精选高景气的主赛道,并通过长期持有和定投的方式来分散波动,或许是未来增强投资体验和收获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