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己,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时节如何养生,记者采访了义乌三溪堂中医保健院副主任中医师吕旭阳,听听他的一些好建议。
吕旭阳认为,秋分时节,阳气从一种“长”的状态,转为天地“收”的格局,此时节应尽量收敛心神,保持内心宁静。秋令当时,以燥邪为主,秋分前偏温燥,秋分后偏凉燥,宜用“阴平阳秘”、收敛闭藏为养生之则。
节气养生 这些生活细节要留意
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中医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适当“秋冻”。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天有“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不过对于体质虚弱者或老人儿童,夜间入睡后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受凉,诱发各种疾病。
常笑宣肺。在精神方面,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这时,应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选择轻松平缓的运动。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
宜早睡早起。秋季昼夜温差大,易邪气入体,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秋季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秋季饮食 去火去燥滋润肺腑
吕旭阳建议秋分可适当药补。在秋分节气的养生中要注重对肺脾肾三脏养护,党参、芡实、白术、苍术、茯苓能补脾祛湿止泻;芡实可防病延年;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固涩止带、养心安神。
多喝汤滋润肺腑。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的水分蒸发加快,中医认为燥易伤肺,津亏液少。因此,秋天适当喝些保健汤水,既滋阴润肺又可及时补充水分。
去火去燥多喝茶有讲究。秋季天气凉爽,风霜高洁,气候干燥,余热未消,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容易让人产生秋燥及秋乏。此时,饮用乌龙茶一类的青茶为好。此茶性味介于红、绿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
全媒体记者 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