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陈健贤 文/摄
几天前,义乌市红十字会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义乌市民政局殡葬执法大队的5名工作人员,他们在此集体办理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在市红十字会会议室,殡葬执法大队的5名工作人员认真阅读了报名登记须知,并如实完成信息填报。记者看到,几名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在“自愿无偿捐献”一栏内选择了全部器官及眼组织。“既然选择做这件事,就把能捐的都捐了。”义乌市民政局党委委员、殡葬执法大队大队长孙志方说,“前段时间,大家一起商量主题党日活动时,提到了集体办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一事,没想到我们大队的工作人员都愿意参加,就马上对接了市红十字会,并相约一起来集体登记。”参加此次登记的工作人员年纪最小的不到40岁,最大的50岁。登记完成后,大家纷纷表示,感觉生命在此刻得到了升华。
“感谢您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义乌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秦景昌向几名志愿者表示感谢,并一一为他们送上《志愿登记证书》。秦景昌说:“2011年1月,义乌市红十字会开始办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报名登记,近年来,愿意登记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前来红十字会办理登记手续的共有257人,今年以来,登记人员已有30人。此外,还有部分志愿者选择直接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官方网站自主登记。而这一次也是义乌市红十字会接待的首次团体登记。”
据悉,器官捐献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当今医学不断进步,但仍有不少疾病无法根治,需要器官移植,人一旦去世,所有器官已无维持生命的功能,但对于等待移植的病人来说,是延续生命的唯一希望;遗体捐献主要是给医学院作教学用,一般3年后医学院负责火化,家属可以领回骨灰进行安葬;组织捐献在我省主要有眼组织和脑组织,眼角膜可以做临床移植用,脑组织可以进行科学研究。截至目前,在我市捐献人体器官(遗体、组织)的共有91例,其中义乌户籍33人,占36%。这当中,捐献遗体的15例,捐献器官的69例,捐献脑组织的6例,捐献眼角膜的62例。
如果你也想了解并愿意办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可以直接搜索“义乌市红十字会”公众号,点击“器官捐献志愿书”,按提示完成线上登记;也可以携带手机、身份证至义乌市红十字会现场进行线下登记。值得注意的是,人体器官志愿登记是每位公民表达自身意愿的一种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但去世后您的意愿需要亲属执行,要考虑到他们的意见和情感,所以建议您告知亲属自己的决定,并征得他们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