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吴峰宇 文/图
六七张长桌,十几张板凳,一群刚从德胜岩景区逛下来的游客把后宅街道稠岩村“晶棒饭店”坐了个满满当当。业主孙建一家全上阵,洗菜、切菜、烧菜分工明确,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不多时,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就上了桌。
“这个是土鸡煲,选用本地土鸡烧的;这个是红烧肉,选用本地两头乌猪肉做的;这个是酒糟核桃,喝了能美容养颜。菜都上齐了,各位慢用。”孙建笑呵呵地为游客介绍菜品,一旁的游客已经大快朵颐,并直呼“味道非常棒”。
这样的场景,自“德胜古韵”精品线建成以来成了稠岩村15家农家乐的常态。“现在,进村的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车辆进出非常方便;昔日的古街,也被修缮一新,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游玩。村里的变化,可谓一天一个样。”说到这些,稠岩村村民曹坚一脸喜悦。眼下,随着市内外游客的增多,曹坚也在村里办起了一家农家乐餐厅,主打农家菜,因为菜品口感好,生意格外红火。他还专门请了一位大厨,自己则变身“店小二”,服务游客。
稠岩村老街,过去是周边的商贸聚集地,如今已被修缮一新,平时游客络绎不绝。在老街入口处,开着一家名为“蝶来三舍·稠岩里”的精品民宿,生意不错,进进出出住宿吃饭的游客非常多。“我们民宿不大,有21间客房,节假日基本上爆满,住宿预约排队成为常态。”店长陈晓京告诉记者,“德胜古韵”精品线带来了人气,上海、苏州、金华、东阳、武义等地的游客经常来村里玩,也会在此小住几天。为做好接待,店里也请了部分村民帮忙打理厨房和卫生保洁,这样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让乡村的环境变美了,也赋予了农村新的发展机遇。稠岩村党支部书记曹俊民告诉记者,乡村变成了景点,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美食街、民宿、农家乐、超市纷纷开起来,曾经仅靠经商、种田、外出务工的稠岩村村民开始享受到了精品线开发的成果,吃上了“旅游饭”。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产业,还带动了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鼓了大家的“钱袋子”。
当晨曦微露的时候,稠岩村文化礼堂内外,棋声、笑声、鼓词声声声入耳,聚集而来的村民列起队形,伴着音乐,翩翩起舞。村民们在这里或是吹拉弹唱、闻歌起舞,或是舞文弄墨、细听讲座,或是闲聊家常、谈笑风生。文化礼堂成了稠岩村人气最旺的地方。
共同富裕既包括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包括文化文明的繁荣兴盛;既包括物质富裕,也包括精神富有。曹俊民说,篮球场建成后,经常有人在这里打球、跳广场舞。身体锻炼了,人更精神了,生活也更有滋味了。
如今,“德胜古韵”精品线上的沿途风景已成为村民们共同富裕的“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