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张云飞
本报讯 “快快快!灭掉,灭掉!”近日,执法人员巡查至义亭镇重阳街某餐饮店时,发现店内一处灶台边缘油垢燃烧起火,而燃气瓶就紧邻灶台,但店主却视若无睹。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要求店主停止作业,并协助熄灭灶火。
熄火后,执法人员检查发现,灶台上积有厚厚的一层油垢,且无熄火保护装置,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燃烧器具。依据《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当事人将面临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店铺的燃气软管过长,存在安全隐患,要尽快做好更换整改。”近日,执法人员前往上溪镇百安街,对该区域开展餐饮场所燃气安全大检查。
期间,执法人员发现位于文明北路的某家餐饮店铺后厨的燃气瓶正在卧倒使用;塘西社区的某家餐饮店将一只燃气瓶上的输气管利用三通接头连接其他灶头同时使用;而相隔不远的另一家餐饮店则同时使用燃气和柴油,对于这些违规使用燃气的行为,执法部门均进行了立案调查处理。
为进一步夯实燃气安全长效管理机制,6月23日,我市成立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专班,按照“定标准、排方案、抓统筹、强档案”的要求,落实相关职责,对隐患问题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加强动态跟踪、闭环管理、及时销号。“尤其是对安全隐患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反复违法违规的问题将进行严厉查处,对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将采取通报、关停、取缔等措施,从严从重从快处理。”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统一部署,从9月14日起,全市开展城镇燃气行业安全整治集中攻坚,着力消除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坚决防范和遏制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以新《安全法》实施为契机,着重排查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情况。
据了解,燃气安全整治集中攻坚包括但不限于私接燃气管道、高层住宅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加热、暴晒、倒卧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地下室、开放式厨房开通管道燃气,暗埋燃气户内管道,擅自安装、拆除、移动燃气设施等不安全用气行为。
瓶装液化气方面,全面排查无证经营、跨区域经营、违规存瓶、充装非企业自有产权瓶、向无证照企业或个人提供经营性燃气等行为,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信息化实名制销售和每次配送安检等制度。
燃气管线是安全防范的重中之重。未经审批或不按计划在燃气管道周界实施打桩、顶进、挖掘、钻探等要全面摸排,严格落实管线巡查制度、周界施工问询制度,以及开挖监督制度等,对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施工要进行彻查。同时,加快推进餐饮行业、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等安全隐患较大场所“瓶改管”升级步伐,坚决守牢用气的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