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年久的柴屋里,两条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也是书桌。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刺骨的寒风,透过墙缝钻了进来,冻得他手脚发麻。他搓了搓手,又开始继续写,母亲送来糖水和粽子,让他补补身子。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外面问:“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这位小伙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啦!”没想到,他是蘸着墨水吃了粽子的,他就是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是《共产党宣言》。墨汁为什么会变甜?这是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才让无数革命先辈甘愿吃百般苦、承受千般难。
100年过去了,嘉兴南湖的红船依旧,而党的实力、中国的面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我们的党不过几十人,现在是有8000万党员的大党。那时,我们的党哪有什么家当,连开会的路费都是各自想方设法筹来的。现在,从经济总量来看,我们中国的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因为这种特殊的信仰味道,才改变了整个地球村今天的“味道”。
稠城三校503班吴芷琪 指导老师吴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