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些年来,义乌因“敢为人先”而辉煌;近些年来,义乌因“干在实处”而精彩。万事民为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要让人民群众听着好,还要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近些年来,义乌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和谐义乌”有力担当,用一项项民生新政、一件件民生实事,点亮了商城的万家灯火,让居住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民群众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安全感。
以2020年为例,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开学,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揭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开工;新增养老保险参保5.7万人,外籍人士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参保数均居全省首位;平安义乌实现“十二连创”……
兜住民生底线 为“和谐义乌”创造条件
一个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义乌坚持就业惠民,从满足人民群众对更稳定工作的期盼着手,统筹推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这两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带来的严峻复杂形势,义乌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创业,通过护航复工返岗、强化政策扶持、抓好就业帮扶、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四驾马车”,精准发力稳就业。
企业“活得好”,就业才能“稳得住”。以去年为例,义乌打好社保“减、免、缓、返、降、补”政策组合拳,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稳岗、稳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减免社保费20.02亿元,其中为114796户缴费人减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159377.82万元。同时,采用“无感智办”模式,完成失业保险稳岗返还3.06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就业,备受市里关注。近年来,义乌严格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确保低保兜底保障工作阳光公开、有进有出、应保尽保,2016年至今累计发放低保金近15300万元。全省首创“一站式”医疗救助,全省率先出台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试行办法,出台《义乌市特困人员个人财产管理办法(试行)》、重残重病单人施保和渐退期制度,再次扩大低保范围并确保稳定脱贫。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100%、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100%、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联网结算100%,当前,我市用“三个百分百”织牢医保扶贫“兜底网”。
与此同时,我市还以民生实事为抓手,多举措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质量。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创建省级无障碍社区4个,已完成7家“残疾人之家”的星级提升改造。为强化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从2020年2月起,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标准再行提高5%。
文教卫齐发力 为“幸福义乌”加足砝码
教育是民生之基,关于个人命运,寄托家庭希望。近年来,我市以改革为引擎、以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其中,去年全年实施教育项目234项,建成投用香山小学等48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1.7万个学位;建成校园“阳光厨房”56家,完成500间教室空调安装,完成18.4万在校学生近视普查,改造1100间教室灯光,全面推进校园槽式厕所改造,增加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30所。同时,新组建13个“名校+”紧密型教育集团、6个“1+1+X”城乡互动型教育共同体、7个区域教育联盟,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帮扶。
卫生医疗保障是民生之需。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开展家庭病床,让“大医疗”走进“小家庭”。2020年,为破解医共体建设堵点、难点制定任务清单,重点突破,医共体软硬件实力明显提升,基层就诊率由前一年的64.03%提高至68.83%;我市完成107家村级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改造,启用佛堂、福田中心卫生院,启动儿童医院、浙大四院国保楼、市中心医院三期等工程。
与此同时,通过丰富公共文体服务供给,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成果。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3A级以上景区3家,培育8个省级3A景区村庄和159个省级A级旅游村庄。另外,备受关注的桥头遗址发掘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首部县级市地方通史类纪录片《义乌通史》在某知名网络播放平台成功上线。
坚持安全发展 为“平安义乌”构筑坚实屏障
“平安”二字值千金。2020年4月,义乌再次拿下浙江省年度“平安县(市、区)”称号,实现“十二连创”,成功夺取“平安金鼎”。
万事安全为先,安全是民生的根本。这几年,义乌始终统筹发展和安全,注重治源治本,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三年行动,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十大项目攻坚,强化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小微企业整治攻坚、安全生产重大违法行为查处等工作,各项指标同比前一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近年来,义乌深入推进“平安义乌”建设,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应对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连续三年开展平安十大攻坚行动,对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犯罪、治安重点地区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全市刑事发案、交通事故、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等平安建设主要指标均大幅下降。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党建+单元”巷战模式,夯实了疫情防控和各项社会治理工作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从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到打准民生项目倍增战,再到正视差距补齐短板,义乌正在努力交出更有“温度”、更有“厚度”的民生答卷,让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梦想之光,照进商城百姓的现实生活。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