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版:特刊-44

廿三里街道:干字当头 打造城市副中心

2021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各镇街、部门,对标打造“两个样板”、抢当“重要窗口”模范生,在各条战线苦干实干。作为“拨浪鼓文化”发祥地,重任在肩的廿三里更是责无旁贷,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美丽城镇建设、有机更新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每项重点工作都不等不靠,以“抢”的作风、“拼”的状态全力以赴,努力打造“城市副中心”。

看环境——美丽城镇建设焕发新活力

“五一”期间,走在夜晚的廿三里街道开元南街,不少市民发现,沿街的楼宇在灯带、灯饰的装点下,显得格外靓丽。

“这条夜景灯光大道,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夜晚散步游玩的好去处,也为廿三里街道美丽城镇建设增添了一抹新的‘亮’色。”据廿三里街道城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灯带、灯饰是商城大道夜景灯光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作为街道美丽城镇建设的“亮点”工程,分建筑照明和道路照明两部分。建筑照明为开元南街、开元北街、商城大道两侧及廿三里收费站泛光照明;道路照明为商城大道两侧市政路灯265套,包括埋地灯6套、投光灯518套、洗墙灯12558m等。

去年以来,廿三里街道按照“加快融入主城区、打造城市副中心”的思路,谋划了美丽城镇建设项目145个,总投资51亿元,重点打造3个城市公园及1条滨水景观带,今年已上马商城大道景观工程四标、商城大道两侧景观工程、银海公园提档改造工程等项目。街道以“园林城镇”的理念规划,通过街心绿地、村边公园、滨水景观带建设,达到山水融合的城镇风貌,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提升美丽城镇“颜值”。

看工业——招商引资助力产业大提升

廿三里街道西邻义乌国际商贸城,东靠东阳市新城市中心及江北开发区,区位优势突出。自“鸡毛换糖”以来,这里以商促工,培育了化妆品、工艺品等企业3318家。虽然小企业铺天盖地,但缺乏大企业一直是廿三里经济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廿三里聚焦未来重要产业,在辖区北部谋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精心培育“万亩千亿”产业发展平台。2019年,廿三里日用品小微园通过评审;2020年,廿三里饰品小微创业园被评定为“2020年度浙江省4A数字化小微企业园区”;去年5月,“千亿产业”晶科能源(义乌)16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正式投产……如今,前期谋划的12个小微创业园已建成投用9个。接下来,廿三里街道将继续拓展1000亩空间用于招大引强。另外,实现3000亩标田改造,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

“廿三里工业区作为老牌工业功能区,今年重在抓两大块工作:促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引进更多的大项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已建成园区面积达5800余亩,有规模以上企业103家,从业人口达7万余人。其中,新三板上市公司2家,在建小微园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家,省级科技型企业73家。

看农村——乡村振兴推进农村更和美

“五一”假期,慕名到华溪谷美丽田园游玩的市民一拨接一拨。“都是来体验田园生活的,有的在泥田里抓鱼,有的在稻田边开展研学实践,有的在农创园里举行亲子活动,天天都很热闹。”华溪谷美丽田园负责人虞东红介绍,该田园已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目前已开设精神堡垒、向日葵乐园、稻田迷宫、小小除虫家、谷粒共享集市等十六个旅游节点。

“背靠华溪森林公园,12.5公里的多彩华溪精品旅游线两边,还有里忠村热带水果园、西京村柚乐园、塘下店村军旅乐园、李宅村糖豆乐园等9个农旅项目,均已建成投用,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幅幅生动画面。”廿三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多彩华溪精品线的重头戏是对华溪森林公园的开发利用,由义乌交旅牵头,谋划以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通过科学旅游规划、智能科技硬件提升等措施,使景区资源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此外,备受关注的义乌商城红·农产品体验园和廿三里前溪印象文创园等项目,目前也已在加紧建设中。位于埠头村的义乌商城红·农产品体验园分为农产品集散展销区、生产观光区、枣树体验区、互动手作区等四大区块,建成后将成为一处集生产、销售、体验、旅游、文化休闲和健身康体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前溪印象文创园是义乌首个以“文旅”“农商”“文化”为核心功能的复合型产业园区,以农业特色为基础,山水游乐、文化休闲和健身康体为主要内容的文旅体系,在廿三里已初现雏形。

从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线到乡村振兴发展,从有机更新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从小城镇环境整治到垃圾分类全覆盖……廿三里人努力奔跑的身影清晰可见。

新篇章,再出发。下一步,廿三里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循着“城市副中心”的脚步,继续聚力高质量发展,完善“幸福生活图”。

全媒体记者 谭祉潇

2021-07-08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35363.html 1 3 廿三里街道:干字当头 打造城市副中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