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高更逐潮头立,展翅高飞正当时。
2021年3月,北苑街道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纪念日”。一个街道的魅力如何展现?答案无疑是发展、宜居、文明……当然,这种美好状态应是建立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基础之上。
20年来,北苑街道以高度的为民情怀,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着力让经济发展“活起来”、辖区面貌“绿起来”、民生短板“补起来”,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本生机勃勃的高质量发展风采录。
涅槃升级 聚力抓好“六大板块”
2020年9月21日,义乌昂首阔步迈入自贸试验区时代。作为主城区之一,面临进入自贸试验区发展新阶段,北苑街道积极把握优势,谋划“1+2+3+X”功能结构,释放“六大板块”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终于圆满了!”去年7月4日凌晨,随着最后一位被收购户在协议书上签字,北苑街道铁西二区块有机更新实现100%签约。在“北苑铁军”共同努力下,用时不到一个月,最终不漏一户100%完成目标任务,有力助推城市建设;今年2月4日,位于机场路一侧的北苑街道柳青老工业区不断响起轰隆隆的挖掘机声。随着7间店面房相继被拆卸,标志着街道打响了有机更新“新春第一炮”……当一个个区块有序按下城市有机更新“启动键”,北苑街道争分夺秒、抢干快干,腾出核心城区发展空间1554亩,继续推动宜居环境建设,切实助力民生工程落地。
“结合自身优势,聚向聚力聚焦。”北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整体全域创新发展及综合智治服务“两个平台”,发展以都市工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电商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商贸易中心、精品城市样板,全力打造自贸试验区一流示范街道。截至目前,街道已成功引进鸿翔万体广场、海淘网等项目;有力助推圆通、京东、华东邮政、综保区等亿级产业项目顺利落地,总投资百亿以上。其中,海淘网入驻幸福老工业区,引进企业164家。
“618大促”刚过,北苑街道辖区内的各个五星级电商村仍然呈现繁忙状态:打单机忙不停,加工厂灯火通明、生产不停歇。近年来,以电商为重点的商贸物流产业成为北苑街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越来越多的人因电商受益。据统计,辖区已创成莲塘、上里角塘等10个五星级电商村,占全市总数83.3%;发展电商企业3万余家,电商产业年交易额达300亿元,跨境电商年交易额达100亿元。
以项目为支撑,辖区经济发展不断升级,翻开了北苑街道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的新画卷。2020年,北苑街道GDP年均增长13.6%超20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7.99亿元;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07.09亿元,占全街道工业总产值的54.0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95亿元;全年完成税收总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23.4%。2020年,新增经济主体2.3万户,同比增长25%,到2020年底辖区共有经济主体9.14万户。
科学创新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北苑街道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突出党建引领,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围绕解决街道、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北苑街道利用夜访、夜查等契机,制定为民服务清单,列出具体措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结合“揭榜挂帅”重点工作,开展“两问大走访”活动,以“党建+单元”掌上作战平台为载体了解群众需求,着力为群众解决新问题、销号老问题、突破难问题,严格按照“135销号制”(简易事项1天办结、困难事项3天办结、暂无法办理事项5天形成初步方案)执行。围绕街道15张牌项目化清单,由各条线分管领导牵头,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落地,持续推进多项数字化改革项目,进一步实现北苑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治理现代化。
李一帆是北苑街道“红心苑”宣讲团的青年宣讲员之一。“重温初心,不忘来时路……”日前,北苑街道“红色剧场”在丹溪社区拉开帷幕,李一帆通过追溯历史、缅怀先烈、传扬事迹,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红色革命精神,让信仰的力量激励社区居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街道以‘红心苑’宣讲团为载体,结合时间节点和主题,积极开展丰富的宣讲活动。”北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北苑红色剧场、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广泛发动文艺骨干队伍,在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实践所等基层阵地开展“音颂百年党史,重温红色经典”红色剧场活动。同时,利用微党课、红歌、自编自演快板、小品等接地气的表演形式,为群众讲述党的故事;“红心苑”宣讲员前往各个支部开展党史故事、初心故事等宣讲,目前已覆盖约80%的支部。
精耕细作 全域打造精品社区
夏至已至,向阳而立。穿行于北苑街道,宽敞平直的道路,绿化带花团锦簇,景观绿地竞秀……一直以来,北苑街道致力于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同步提升。
去年7月,北苑街道建立“大城管”联动机制,启动全域“三无行动”(即项目化开展“无破损、无缺失、无裸露”行动),各社区积极响应,相关执法队员、社区网格员参与共管。通过上下联动,精准快速实现第一时间向责任单位派遣交办,达到城市管理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小区管理哪里有问题,在微信群反映,很快就会有社区工作人员来解决。”对于社区主动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改变,家住北苑街道的黄女士如是说。
为继续高起点抓好城市建设,北苑街道完善8个新社区功能配套,探索旧改小区“微更新”,持续推动城市环境大提升。长效巩固文明创建成果,以红旗小区创建为标杆,推进全域红旗小区创建,切实做好社区实时全域保洁、门前五包、楼道整治、垃圾分类等八篇文章。开展城乡建设工程、“三无”破景破点行动……一系列实打实的措施下,北苑街道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现环城路内空闲土地全流转、全绿化,累计绿化面积2700亩以上;全域开展垃圾分类,建成301个垃圾分类点。
百姓的呼声,就是北苑发展的“指挥棒”。一路走来,北苑街道建立“大调解”体系,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组织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500件以上;实现居家养老中心全覆盖,新建15家“邻里坊”,及时传递民情民意;构建“大安全”格局,建立24小时实时监控网;推进“智慧消防”,打造“3分钟灭火救援圈”;推进“智安小区”建设,已有48个小区完成“智安小区”……一项项创新举措,成为北苑街道持续推动社会治理的有力见证。
全媒体记者 傅柏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