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版:特刊-27

强化创新引领 扛起金融担当

工行义乌分行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行义乌分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

走进陇头朱村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智能机器人亮相工行义乌分行。

“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可以在叫号机上取号,也可以扫描我脸上的二维码取号哟。”伴随着稚嫩的童音,日前,我市金融系统首台智能机器人在工行义乌分行营业厅亮相,引来客户纷纷驻足。

这是工行义乌分行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立足全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求索,工行义乌分行始终坚持把满足地方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新期待、新需求作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大行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不断强化金融创新,以优质服务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先行者”理念 笃行担当服务区域发展新格局

从菜市场、净水厂、医院、学校到孝子祠、秦塘、双江湖等区块的有机更新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工行义乌分行以“始终在”的精神,主动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布局,勇做金融服务“先行者”。2020年以来,该行累计支持城市有机更新、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重点项目24个,授信金额130亿元。今年一季度助推工银投资“义乌国资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成功落地,融资总规模50亿元,系全国首单县级市政银企合作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也是我市推动国企降杠杆、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成果。

在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的同时,该行紧跟政府战略,不断加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2020年12月,我市发布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全力打造“世界光明之都”的总目标,爱旭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光伏巨头纷纷入驻,2020年光伏总投资额超800亿元。

爱旭股份是市政府重点引进的光伏类企业,也是工行义乌分行最早开展全面合作的光伏类企业之一。2017年4月,浙江爱旭进驻义乌,工行义乌分行第一时间上门对接,为其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在获悉企业即将上马的36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急需资金时,工行义乌分行提供了流动资金贷款、票据贴现、票据池、出口信用证交单、出口收汇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并为企业员工落实代发工资、个人手机银行、专项理财等个人金融服务。落地义乌4年,浙江爱旭蓬勃发展,2020年单晶PERC电池片的市场占有率达10%,排名全球第二,员工总数达4300人。

以“探索者”精神 数字赋能对接实体经济新需求

截至5月底,工行义乌分行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46亿元,占全市29家金融机构全部增量的18.3%;投放制造业贷款44亿元、民营企业贷款60亿元,切实当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排头兵”。

工行义乌分行2.8万对公客户中,小微企业占据九成,构成了工行义乌分行发展的坚实根基。针对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周转、经营管理、商业拓展等难题,工行义乌分行持续优化以融资、融智、融商为核心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不断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全方位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截至6月底,该行银保监口径普惠贷款余额逾80亿元,较年初增长23亿元,增速达40%。

某塑胶公司是本地一家主要从事塑料制品加工、销售的小微企业。经过10多年的打拼,企业经营已形成一定规模,并获得义乌市“科技型企业”称号。今年年初,公司急需流动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但名下缺乏相应抵押物而无法取得一般性银行融资,让企业负责人陈女士一筹莫展。

工行义乌分行客户经理在“工银普惠行”“百行进万企”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公司的资金需求和实际情况后,首次引入担保公司为其提供担保,并提供从尽职调查、业务审批、合同签署到贷款发放的全流程一条龙服务,在较短时间内到位应急融资贷款300万元,还给予优惠利率,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特点,工行义乌分行加强与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电商平台、数据公司有效对接,着力建设全场景融资服务。除了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外,该行还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势,加快“数字普惠”升级,通过不断丰富线上应用场景,提升普惠贷款可得性。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累计发放户数较去年同期增54%,其中44%以上为“首贷”客户;小微企业信用、中长期、制造业贷款占比均较上年末提升,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保持市场较低水平。

能被大众认可的创新之举,从来都不是盲目的,金融创新也不例外。为了能更及时精准地把握实体企业需求,工行义乌分行在创新线上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服务扩面和服务下沉,将普惠金融服务向市场、乡镇延伸。2020年以来,该行增设三家一级支行,组建个贷专班、普惠专班,结合“工银普惠行”“百行进万企”等活动,累计走访小微园区40余家,深入开展疫情后市场调查研究,推动产品服务创新。

该行行长楼雪君表示,工商银行将以打造普惠金融综合服务标杆银行、小微客户首选银行为愿景,持续升级综合服务、生态场景、流程渠道,实现从“单一贷款提供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从“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变,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方便、更加智慧的服务。

以“守护者”姿态 主动作为捂紧群众“钱袋子”

“还好有你们在,不然我的钱肯定要被骗走了,真是太感谢了!”这是5月的某个早上发生在工行义乌分行某营业网点内的一幕。客户魏先生接到所谓网购退款的电话,稀里糊涂地告诉了对方付款验证码,结果一查账户明细发现卡里的3万余元钱不见了。工作人员立即意识到客户是遭遇了典型的“购物退款”电信诈骗,一边提醒客户报警,一边帮助客户找回资金、更换银行卡,同时再三叮嘱银行卡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成功堵截了一起电信诈骗。

这类故事在工行网点时有上演。近年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工行义乌分行化被动为主动,防控、打击、宣传同步推进,全面提升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风控能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持续提升“技防”“人防”水平。强化工行自主研发的银行业风险信息服务平台——“融安e信”的应用和推广,依托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风险信息查询,保护资金安全;开展多场次、多主题培训,梳理涉案账户、电信诈骗手段特点,实现培训人员全覆盖,提升员工诈骗识别能力。

不断强化反诈宣导。读海报、看电视,做好柜面业务提醒,开展金融知识微沙龙,多形式对到店客户开展金融知识普及,精心打造电信诈骗防范“工行驿站”;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四个走进”强化外拓宣传,与现场群众面对面交流。今年以来,工行义乌分行联合市公安局、金融办、街道等陆续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等主题活动十余场,以现场讲解、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老年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经商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受众高达5万余人次。

守护群众“钱袋子”步履永不停歇。在加强风险防范的同时,工行义乌分行结合当前资本市场行情、家庭财富管理等热点,推出形式多样、收益灵活的理财产品,满足百姓资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需求;通过举办理财节、理财微课堂、网点微沙龙等活动,为广大客户介绍理财知识、提供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建议。截至5月底,该行个人金融资产总额超430亿元,居同业前列。

不负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期许,工行义乌分行获得了社会与客户的充分肯定。2020年,该行获市委市政府金融系统优秀单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集体嘉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集体嘉奖、市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综合考评A等行等荣誉称号。

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变的是奔腾不息的改革浪潮,不变的是工商银行“始终在”的服务理念和“勇于行”的创新精神。接下来,工行义乌分行将坚持党建开路,坚定大行担当,强化金融创新,发挥“金融引擎”作用,支持国计民生,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工行力量”。

全媒体记者 柳青 通讯员 万国花

2021-07-08 强化创新引领 扛起金融担当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35343.html 1 3 工行义乌分行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