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版:特刊-24

义乌农商银行:做与地方经济发展共生共荣的“金融排头兵”

▲4月2日,义乌农商银行为种粮大户现场授信730万元,并向义亭镇10位种粮大户赠送价值5万元的优质稻种。

义乌农商银行苏溪支行客户经理走访浙江瑞丰光电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资金需求。

义乌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走访果农。

义乌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国际商贸城走访市场商户。

作为义乌本土金融机构,近年来,义乌农商银行积极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以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小微企业为己任,全心全意做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小微企业的“好伙伴”、普惠金融的“践行者”,为助推义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今年5月底,义乌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573亿元,比年初净增56.6亿元,存贷款规模及市场份额均居全市金融机构前列,地方金融主力军地位和形象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同频共振 做地方经济发展“助推器”

近年来,义乌农商银行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围绕义乌发展战略重点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充分发挥了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助推器”作用。

围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落地“融资畅通工程”,创新个性化信贷产品。该行先后推出小微易贷、税银通等产品,满足中小微商贸主体融资需求,并先后与市金融办、农业农村局、税务局、商务局等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提供差异化服务方案,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创新产品,提高中小企业申贷获得率,据统计,2020年共支持小微企业31935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4.9亿元,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达97.1%。同时,该行设立了全省首家外商服务支行,通过一站式金融服务满足外商金融需求,自开业以来,该特色支行共开立外商账户583户,代理境外采购商备案698户,服务外商5000多人次,特别是境外采购商结汇从无到有,2020年达3.2亿美元。此外,信贷优先保障进口、出口、转口等行业,优先支持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降低授信准入条件,并创新推出“关贸E贷”,今年1—5月共为89家外贸企业发放贷款6.67亿元。

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有机更新、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项目的对接和支持。该行自2015年发放全国首笔农房宅基地抵押贷款以来,已累计向14320户农户发放农房抵押贷款110.29亿元,向4.17万户农户发放“美丽家园”贷款43504笔、总计151.39亿元,带动10万名农民就近创业就业;同时成功发放全市首笔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保障功能向财产功能、金融功能的延伸转变,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的“活资产”。

围绕全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工作,该行推出“物流贷”等特色信贷产品,联合市农信担保公司,将“2个月贷款基础利率零利息”优惠政策的政策性担保范围扩大到商贸、物流、电商、服务业等全行业领域,并拟依托就近物理网点打造物流特色主题支行,全力满足国内公路物流港内240余家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深耕“三农” 做乡村振兴“领头雁”

一直以来,义乌农商银行切实扛起“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责任担当,2018年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义乌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与17个政府部门、14个镇街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累计授信233亿元,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产业、美丽乡村建设、消除薄弱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该行坚持“一业一助力”“一村一帮扶”“一人一服务”,实现消薄到村、到户、到人,独家捐赠9000万元设立“助推农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专项资金”,深化推广“金融+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交易市场+家庭农场”等灵活消薄模式,创新“乡村振兴贷”“强村贷”等信贷产品及服务,鼓励发展农家乐、民宿旅游、粮食生产,支持乡村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休闲旅游、开展物业租赁,多渠道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截至5月底,累计为157个村捐赠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800万元,为全市179个行政村发放“乡村振兴贷”5亿元。

在今年全市春耕备耕“五送”服务现场,义乌农商银行为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730万元,向10位种粮大户赠送价值5万元的优质稻种,切实将惠农政策送到农户手中。截至5月底,全行涉农贷款余额478.3亿元,较年初增加56.6亿元,增幅13%。

服务实体 做小微企业“好伙伴”

作为扎根本土近70载的金融机构,面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义乌农商银行始终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扩大信贷供给,新增贷款资金全部用在义乌本地,100%投向实体经济发展。截至5月底,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8.36亿元,比年初增加15.89亿元,增幅6.3%。

疫情发生以来,义乌农商银行积极落实“融资畅通工程”“三服务”等要求,率先出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十条意见,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充分满足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周期性用款需求。2020年以来共对接企业8333户,为844户企业提供36.02亿元贷款支持;支持674户企业和市场经营户享受“两个月零息”利率优惠,涉及贷款金额34.6亿元。

为全面助力小微园区发展,义乌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党建联盟作用,与46家星级小微园区签订党建联盟协议,授信金额50亿元,并成立金融服务党员突击队,为园区内146家企业和企业主发放贷款34.79亿元。

此外,该行用好用足“转贷通”平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先还后贷”压力,使企业无需筹集资金就能达到续贷目的,解决了企业借助外部高成本搭桥资金倒贷问题,实现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到期与续贷的无缝对接。平台开办至今,合作银行达20家,为2170家企业节约转贷成本10亿元。

情系民生 做普惠金融“践行者”

义乌农商银行下辖营业网点80家,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点3家、丰收驿站330家,基本形成了“每镇(街)有支行、每村有网点、每人有账户”的普惠金融服务格局。

近年来,该行积极践行“离百姓最近的银行”定位,大力推广“无感授信、有感反馈”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完成442个行政村19.93万户农户的基本信息采集,100%完成全市无感授信工作,为全市近20万户农户授信119.96亿元;全行普惠签约客户数119838户,普惠签约率达33.68%。

为做深做实综合服务,该行创建了“家庭式”丰收驿站,把党建、政务、金融、代跑等28项延伸服务纳入驿站,切实打通农村金融和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累计代理便民公共服务20多万笔。

此外,该行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减负担”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例如,今年4月联合市民政局开展“人已逝,情犹在”已故存款人关怀活动,进一步简化已故人存款提取手续,帮助4000多万元“沉睡的存款”找到主人;加强“警银政合作”,与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金融+”反诈模式,今年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30万份;多形式送金融知识和文化下乡,联合市委宣传部把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宣传阵地和学习课堂,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农商行普惠行”同年哥四季活动,通过采取进村上门办业务、现场宣传、文艺演出等方式向广大农户普及基础金融知识,自开办以来共举办80余场,受益群众近20万人。

全媒体记者 柳青 通讯员 楼小青

2021-07-08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35340.html 1 3 义乌农商银行:做与地方经济发展共生共荣的“金融排头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