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蓝,涌流于底;旗之红,飘扬于上。自2014年成立以来,义乌市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争当义乌经济发展的先行军,以抢当“重要窗口”模范生的姿态,围绕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工作目标,以党建为引领,把“闯”字落实到工作中,执行到行动上,找准“闯点”,“闯”出新篇章;凝聚合力,“闯”出新方法;转变作风,“闯”出新速度,全力锻造“红色引擎”,全面擘画“水务蓝图”。
党建引领 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
党建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水务集团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扎实推进“五星三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创造力、感召力,全力锻造“红色引擎”,推进水务集团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水务集团党委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设“百年党史党员说”和“忆党史 当标兵”等系列专栏,上线党史学习“云课堂”,每天推送党史知识并进行在线答题、积分排行;举办线下微党课大赛、党史知识竞赛,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前往省“一大”旧址、陈望道故居等红色基地“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做到党员干部全覆盖、群团组织全参与,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面对新阶段新使命新任务,作为民生服务型企业,水务集团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围绕“壮大自己,服务义乌”主线,构建“1234X”发展模式(1个总目标,2轮驱动,3项改革,4个手段,X个标杆),通过“五比五赛”,比项目建设,赛要素保障能力;比改革发展,赛创新争优能力;比营商环境,赛公共服务能力;比数字赋能,赛科学管理能力;比党风廉政,赛作风建设能力,扎实推进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服务民生等“十张高分报表”,打造具有义乌特色、行业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义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水务贡献、做好要素保障。
数字赋能 助推“智慧水务”再升级
数字化改革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是现代化先行的关键路径。在数字化改革大幕全面拉开之际,水务集团敏锐地感知到时代发展趋势的变化,抢先布局“数字化”“智能化”水务体系,提升生产、管理、服务能级。
历时4年,水务集团开发并完善了“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这也是金华市首个城乡一体化、市域全覆盖的“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该平台集水库原水、城镇供水、城市配水、智慧雨洪、智慧治污等功能于一体,是一个“管水”“管人”双管齐下的综合性管理平台。记者在“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上看到,智慧雨洪板块中26个在线监测点、54个雨量监测点的数据都能实时更新。市排水公司运营安全部经理金东君告诉记者:“这里就如同一个‘智慧大脑’,各个监测点一旦发出预警,平台就会发送信息到区块责任人手机上,他们将第一时间赶往处置,在今年防汛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慧排水”只是“智慧水务”中的一部分。今年,针对群众的多元化新需求,集团以现有平台为基础,将原有项目升级和新建项目开发相结合,建设打造“至臻水管家智慧系统”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以“一滴水的旅行”为主线,全景式呈现从原水、供水、污水、雨水及河道水全方位、动态化、可视化、层次化展示,实施高效监管调配。同时,集团发挥“民生水务+科学管控”双功能作用,构建数字化水厂、数字化小区、AR智慧巡检系统等应用场景,着重围绕用户生产生活中的突出涉水问题,进行精准分析、整体研判、智慧决策、协同指挥、综合调度。水务集团计划今年集成与数字水务相关的数据、模块和应用,夯实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革基础支撑;2022年,进一步丰富平台服务功能,初步建立数字水务制度体系。
至臻服务 打造“分质供水”义乌样板
城市发展,供水先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紧缺问题成为制约义乌经济发展的“瓶颈”。对此,水务集团积极构建优水优用、低水低用、高效利用的水资源利用体系,打造分质供水“义乌样板”。
高品质水供水方面,水务集团在不断加快供水管网和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三服务2.0”,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今年以来,集团领导领办,实施中高层二次供水改造、农村点片状供水等一批民生实事(企事)项目,发动党员干部、业务骨干开展“两问大走访”,广泛收集问题,提供水务特色服务。据统计,目前已完成上级交办任务2项,“办实事”26项,开展涉水“微服务”140余次,完成二次供水建设管理协议签订10个、移交管理协议签订9个,合同签约额达7785万元。
低品质水供水方面,水务集团通过实施“11238”工程来推进全域分质供水工作。目前,水务集团已建成稠江工业水厂、义驾山生态水厂、苏福水厂三座再生水厂,日供水能力7.5万吨,管网覆盖范围内的2所学校、3个工业区(26家企业)、3个专业市场、4个居民小区及主城区市政用水已基本实现分质供水,占现供水量的10.14%,2030年预计达到44%。计划到2025年,义乌市中水回用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年;到2030年,每年置换的优质水资源将达到1亿吨以上,为义乌建设300万人口城市提供强大要素保障。
供水全方位,服务零距离,是每一位水务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持续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水务集团不断延伸和丰富服务内涵,提高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水务集团通过优化获得用水流程、简化办理环节、压缩用水获得时间,推行企业“获得用水”“0110”模式,今年以来,共实施营商环境工单142起,平均用时5.65小时。发挥信息共享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延伸前置服务,实现“获得用水”无感智办。此外,水务集团将持续深化“信用+服务”激励机制,为信用良好的企业与市民提供多样化服务,助力义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全媒体记者 陈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