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特刊-08

义乌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前洪村——

星星之火 从此燎原

中共义乌县委旧址。

原交通联络站。

旧场景还原。

冯雪峰题写店名的“赤大”。

这是一个红色的村庄,义乌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于此。

这是一片沸腾的土地,义乌革命的火种从这里点燃,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传播到义乌广袤的大地上。

这就是义乌革命重要发祥地—北苑街道前洪村。

点燃革命“火种” 成立义乌首个农村党支部

在北苑街道前洪村村口,一块长方形的巨大石碑首先映入眼帘,碑上印刻着“中共义乌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几个大字,彰显这座村庄在义乌党史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前洪人吴溶沧是“先驱者”之一。据《中国共产党义乌历史》中记载,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金华省立第七师范读书的吴溶沧联合进步学生,于5月中旬在武胜营(金华师范大操场)召开2000多人的声援大会。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并罢课一周,以示抗议。后来,他被学校开除学籍,便赴上海参加由一批进步青年组织的工读互助团。1921年11月17日,李大钊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国最早的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吴溶沧为十九个发起者之一。

1926年思想比较先进的吴溶品等人组织成立了义乌首个农会前洪村农会。1927年10月,中共党员方城顺受中共浙江省委委派,回义乌原籍从事党的发展工作,前洪成立农会的消息也传到了他的耳中。通过原国民党县党部执委、共产党员方元永介绍,方城顺结识吴溶品,向他分析了当前形势和革命情况,并启发他,农民要解放,一定要组织起来,不光是农会,还要有自己的政党,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斗争锻炼考验,吴溶品光荣入党,成为义乌党组织发展的第一个农民党员。

1927年11月7日,前洪村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吴溶品当选为书记,成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红色浪潮一浪高过一浪,1928年,中共义乌党组织发展很快,当年10月,全县(包括金华东乡等邻近义乌地区)已建立14个支部。于是,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卓兰芳组织党员骨干在前洪村西边的上连树村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中共义乌县委,朱鸿儒当选书记,吴溶品当选县委委员。秘密县委机关就设在前洪村。两个月后,朱鸿儒调任共青团永康县委负责人,吴溶品当选县委书记。

投身革命战场 满腔热血铸忠魂

1929年7月,吴溶品等人不畏白色恐怖,团结农民兄弟开展了“二五”减租行动。二五减租(义乌大多是按原定交租额减25%)是国共合作时期扶助工农一项政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这项政策被搁置。浙江省党部佯装支持“二五减租”,实则却设置障碍阻挠。吴溶品深知,如果农民不团结起来,减租将沦为空话。在前洪村,收租最多的是吴氏宗祠,管祠产的吴子旗借口祭祀祖宗,把持祖产不许减租。于是,吴溶品发动佃户,轮番集体评理,并提出清算祠堂以往老账,吴子旗心虚,不得不照章减租。这一年秋收后,凡有农民协会的村庄,几乎无例外减掉原租额的25%。

同年7月,为保卫江西革命根据地,卓兰芳指示义乌县委发动群众抗争,以阻滞当局修筑杭(州)江(山)。如何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吴溶品想到,必须围绕影响农民切身利益这个点做文章。当时田地上夏熟、秋熟作物处于生长旺期,晚一天收割意味老百姓收益多一点,阻挠一天施工也会为根据地多留一天时间防卫。吴溶品亲自拟写上报报告,并起早发放宣传传单,向群众晓以利弊。最终,多地农民在施工现场集群,持续3天阻挠施工,有效拖延工程进度,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当革命斗争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危险已悄然而至,主要原因是战友“老姚”叛变了。老姚原系建德中心县委负责人兼农军暴动总指挥姚鹤庭,经常来义指导工作,对义乌县委及前洪村情况了如指掌。1930年初,其在建德领导暴动失败被捕后叛变投敌,因交通闭塞,远在前洪的吴溶品等人并不知晓姚已变节。1930年7月,姚鹤庭带着省保安队一个排及驻县一连省防军来前洪抓人,天未明就包围村庄、四处搜索,吴溶泗等10余人被捕。不久,吴溶泗在监狱里受酷刑被害。另被关押的村民于3年后陆续放出监狱。

革命精神永存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百年传承赓续,一代又一代前洪人追寻先辈足迹、秉承家国情怀,向党组织靠拢,向革命队伍挺进。

据统计,抗美援朝时期,该村共有35名村民赴朝参战,获得54块功章奖章,涌现出夫妻上战场、兄弟同杀敌的英雄事迹。前洪人吴洵浪响应国家号召,参加抗美援朝,在1951年一次战役中不幸牺牲,忠骨永埋朝鲜。吴树英1949年5月入伍,抗美援朝期间出国参战,担任志愿军司令部电台通讯兵,连续参加5次战役,战功卓著,曾多次荣立一等功军功章。

改革开放后,一批批前洪青年参军卫国争做好儿郎。前洪人吴新洁虽系家中独子,却依然投身军营,在部队中努力学习、提升本领、表现优异,1980年不幸在执行任务时被反革命分子杀害,年仅26岁。

英雄的土地播撒英雄的种子,红色的山峦孕育不凡的儿女。前洪村紧邻义乌机场,自1969年开始就为义乌机场建设腾出大量土地。2015年,前洪村又为义乌机场扩建腾出500亩土地,900户左右的农户参加第一批和聚园集聚工程。2020年,前洪村为祥瑞路项目和华东邮政项目腾出土地290多亩。一架架飞机从头顶盘旋而过,前洪人舍小家为大家,为义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悉,前洪村目前剩余900户农户,计划于今年启动旧村改造和第二批集聚工程。随着旧村改造全面铺开,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前洪村会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时间空间骤然改变,但改变不了的是那一段峥嵘岁月以及前洪人民骨子里的红色情怀。

全媒体记者 龚艳

2021-07-08 义乌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前洪村——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35324.html 1 3 星星之火 从此燎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