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朱兰青 全媒体记者 卢丽珍
今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务院于6月10日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和扩展项目名录共140项。其中,我市的传统中医药文化(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入选,这也是我市第三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传统中医药文化(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由市中医医院与义乌三溪堂国药馆连锁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双方共同开展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朱丹溪中医药文化”肇始于世居义乌赤岸镇的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朱丹溪“致知创新”的文化精神,“滋阴学说”、气血痰郁“四伤”学说、养生寿老学说和中药炮制技艺等学术成就,以六百多年传承有序的“丹溪学派”为载体传播,形成了以义乌为中心、辐射全国、远播海外的独特中医药文化现象。其内容包涵了历史文物遗迹、民间习俗信仰、学术思想流传及临床经验运用等多个层面,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绵延六百多年,长盛不衰,代有传人,私淑弟子更不可胜数,遍及全国,孕育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其当代传承人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智彪、朱锐明,金华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近人、王宏献等。
此次入选对进一步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据悉,除此之外,我市另外两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金华道情和义乌红糖制作技艺。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项目14项,金华市级项目56项,义乌市级项目14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10人,金华市级50人,义乌市级1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