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柳青 文/图
“大学,我们来了!”近日,在许多高三学生还在为高考紧张备战的时候,城镇职校的5名准毕业生已经收到了多所高职院校递来的“橄榄枝”。
记者了解到,电商专业的陈佳倩、吴俊康、吴志恒、周鑫获得了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能三等奖,计算机专业的楼航兵获得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二等奖。5名同学均因国赛获奖,符合中职毕业生免试升学条件,成了众多高校争抢的技能优秀人才。
从零开始征战 终于国赛绽放异彩
说到入校专业的选择,许多准中职生都是“随波逐流”的。“俊康的专业是我帮忙参谋的。”他的母亲鲍玮珺说,一方面,考虑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怕学其他的不太合适,另一方面,义乌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浓厚的经商氛围,感觉对发展电商比较有利。于是,吴俊康就此进入电商专业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学习,也碰到了许多与他情况差不多的“未来战友”。
经过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实训,这群电商“门外汉”的亮点逐渐被指导老师所发现,并择优进行组队、参赛。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磨砺,四位同学满载省市级赛事荣誉脱颖而出,组成队伍备战国赛。
每天,一遍一遍地刷题训练速度,一次一次地修改商品设计,一个一个地找对手作品对比学习……除了吃饭和睡觉,同学们基本把剩余的时间都花在了实训室里。练习中,大家发现,在大部分商品详情页为静态效果时,其他学校的参赛选手却在比赛允许范围内,使用软件将产品做出了动态效果。“我们能实现和突破这种表现方式么?”这样的疑问逐渐在大家脑海中扎了根。负责美工的周鑫和陈佳倩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查找了各种资料、咨询了其他专业的老师、也学习了许多其他学校制作的成品,最终于赛前成功实现在商品详情页添加浮动二维码和GIF动图的效果,这也成了国赛中该校美工赛项的一大亮点和优势。
相较于电商专业四位同学的厚积薄发而言,楼航兵的参赛经历显得有些“戏剧性”。2019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首次设立中职组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赛项,时年就读高一的楼航兵因技能表现突出,被指导老师选中与另两名高二学生组队备赛。在前期准备市赛、省赛阶段,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让楼航兵感觉压力颇大,自我评价“总是有些浮躁,感觉静不下心”。在市赛、省赛获奖最终晋级国赛后,楼航兵倍感振奋,看到学长们为了比赛潜心训练的样子,他也更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开始格外努力地学习、思考、实践,最终在赛事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也获得了珍贵的成长体验。
从迷茫到坚定 他们找到了人生方向
回顾在城镇职校的三年,很多同学直言“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进学校的时候真的挺迷茫的,感觉人生以后的路已经定死了,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所以也没有动力去做什么。”吴志恒说,“自从碰到指导老师以后,感觉自己还能努力努力。再到后来,参加了一次次比赛、获得了一个个奖项,努力过也有了成果,然后才慢慢找到自己的目标,也重拾了斗志。”
对于同学们的改变,老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电商和计算机专业的指导老师都表示,同学们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是毋庸置疑的,更可贵的是,在一次次的训练和比赛中,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更强了,因为有了队友的帮助和支持,大家的心态都调整得很好,不管参加什么级别的比赛,都表现得非常稳重。
家长们则更欣喜于看到孩子自身性格的变化。进入职校求学的孩子,内心大多是敏感、不自信的,而高二下学期的某一天,陈佳倩的父亲陈刚听到女儿坚定地说“爸爸,我要考大学”。陈刚起先大吃一惊,并对这个决定抱有怀疑心态,后来看到女儿捧回的一份份荣誉证书,便也坚决支持女儿的想法。“直到今天,孩子终于如愿以偿,我们作为家长,心里也是说不出来的开心,真的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教导。”陈刚高兴地说。
如今,5名同学都对自己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先尽力把手头的比赛进行完,一方面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把经验传授给学弟学妹;进入大学后努力学习训练,以本科为目标继续冲刺。
全力以赴 为学生成长点灯护航
“互联网+”时代,社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试想,一位烹饪专业的学生,本就精通煎炒烹炸煮等,如果还会符合大众审美的精致摆盘,再懂一些直播推介知识,这就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优质人才。
作为浙江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城镇职校致力于帮助每位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方向。除了教授专业前沿知识、及时传达就业求学政策理念外,学校还与企业合作设立理实虚一体实训室,并定期举办技能节、技能才艺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平台。
“我们打破专业、学科的界限,从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转为培养融合跨界型人才,旨在实现‘需’与‘求’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求学以及未来就业创业创造有利条件。”相关负责人介绍,也希望学生都能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自己所学造福社会,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