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驿站

孩子沉迷网络,家长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家庭亲子关系质量很重要

心理咨询师现场授课。

社区居民认真聆听。

▢ 全媒体记者 曹晓蓉 文/摄

“我的孩子非常喜欢玩手机,怎么阻止都不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个时代不同,家长多学点,才能知道怎么样更好和孩子相处。”

……

3月20日晚7点,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楼报告厅内,30多位家长带着亲子关系中的困惑以及自身学习的热忱,聚集在一起,聆听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晓精心准备的公益家长课堂——《如何帮助沉迷网络的孩子》。原定于晚上8点30分结束的讲座,又增加了提问互动环节,一直到晚上9点20分左右,王晓老师才解答完家长提问,走出报告厅。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络成瘾调查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络成瘾青少年约占14.1%;在城市非网络成瘾青少年中,约12.7%的青少年有网络成瘾倾向,且这一数据还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孩子不去上学,整天在家玩手机

一位年轻女士带着对侄儿的担心来到公益课堂,她说:“侄儿现在由我帮忙照顾,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国外经商,现在孩子不肯去上学,整天在家里玩游戏,不知道该怎么办。”据了解,孩子之前被医院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不去上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为自己不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所以有些拿捏不住教育孩子的分寸,即使担心孩子沉迷网络,这位女士也不知该不该管、如何管孩子才会听。

王晓说,网络成瘾虽然是一个表象,背后的原因却很复杂,其中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这种现象。从心理因素来讲,孩子的人格特征、情绪和认知、需要和动机、心理障碍(包括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对网络的沉迷程度。那些在现实中找不到(很难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孩子、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孩子、亲子关系不良的孩子、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很难被满足的孩子,非常容易陷入网络不可自拔。对他们来说,网络似乎是一个避风港,一个满足和实现自己需要和欲望的乐园。

对于这位女士的侄儿来说,首先需要听从精神科医生的建议,或住院或服药治疗,然后再去理解孩子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从改善亲子关系的角度去帮助他,或许是比较有效的方式。有时候,有可能是孩子的抑郁症状导致了沉迷网络现象的发生;有时候,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会导致他内心的情感需求不被满足,所以把内心寄托于网络。

学习内容多而杂,家长要保持自身“定力”

另一位家长分享了一个她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前为了学习当好妈妈,我到处学习、上课,想要把最好的东西、最科学的方法教给孩子。”这位妈妈说,“后来发现,因为不同的老师讲的内容不完全一致,所以我自己也会陷入纠结和动荡中,有时觉得玩一会儿手机也没什么,有时觉得手机要坚决禁止,否则就害了孩子。”

在这样的心态下,她的孩子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动荡和纠结,沉迷网络的时间并没有减少,反而造成了亲子关系的不稳定。

王晓觉得,网络沉迷这件事,一半是馅饼,一半是陷阱。好的方面是可以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和同伴交流,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不好的方面也很明显,比如上瘾,容易荒废学业、交友不慎,等等。

心理学家曾奇峰曾经说过一句话,“父母是怎样的人比他们做什么要重要得多”。所以,并没有适用于所有家庭的一套改善网络沉迷的方法,不同的家庭情况不同,或许解决的办法也不同。

作为一名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王晓也觉得:“同样的方法,不同的人使用起来效果不同。如果我们能够去理解症状背后核心的、深层的意义,或许就能找到适用于自己的解决办法。而在探索的过程中,父母自身的稳定很重要。”

对网络事件的认知,决定了家长采取的行为

王晓老师用一张衔尾蛇的图作为意象,让家长们体会日常和孩子的交往模式带来的困扰——家庭亲子教育中,我们总是代替孩子做决定,帮助孩子做安排,想要把孩子的种种容纳到我们自己的一个认知行为图式中,形成一个闭环。我们很爱孩子,却忽略了孩子也有自己的欲望、想法和生长动力。

家长对于孩子沉迷网络的担心和处理办法,其实源于家长的认知。比如,当孩子使用网络的时候,如果家长想到的是“这样太糟糕了”,“孩子的未来会不好”,“别人的孩子都比我的孩子好”,那么家长就很容易抱怨、指责、否定,甚至预言孩子的未来。久而久之,亲子关系就会紧张,沟通也很难再起作用。而亲子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的程度以及重要心理品质的形成。

那么,怎样的认知方式是有建设性的呢?首先,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这是孩子人生经历中的一种,不一定是糟糕的,也可能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要善于去发现正面的信息;其次,不急功近利,给自己和孩子一段改善和适应的时间;最后,不把沉迷网络这件事当成是孩子的一个负面标签,要多从自身的角度反思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且积极去改善。

“首先是亲子关系,其次是家长对于这件事的看法,不把一些糟糕的负面的认知当作事实。把握好这两点,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到孩子。”王晓总结说。

所有的症状都是为了保护个体免受伤害,网络成瘾也是如此。爱孩子,让我们从发现孩子自身的需要和欲望开始;做父母,让我们从觉察自身、做好自己开始。

公益课堂,帮助居民提升心理健康意识

此次公益课堂是江东街道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举办的第五场公益心理活动。为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提高社区职工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让社区内有需要心理服务的人员可以就近找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接下来,在江东街道党工委、鸡鸣山社区党委的支持下,江东街道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会设计更多符合社区居民需要的心理讲座和沙龙内容,更好地为街道和社区服务。

即日起到2021年7月,每周一到周五坐班时间,心理中心开放50个免费公益心理测评以及10个一对一心理咨询预约名额,目前还有少量名额。

话题策划:采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鸡鸣山社区入驻心理咨询师)

2021-03-30 心理咨询师:家庭亲子关系质量很重要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104895.html 1 3 孩子沉迷网络,家长该怎么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