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金南星 全媒体记者 柳青
本报讯 39岁的张先生是义乌本地人,体重230多斤,从事保安工作。两周前,他突然出现单侧肢体无力,遂到就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脑梗死,进一步完善主动脉检查后发现病因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起病急、早期死亡率高。随后,张先生被转到浙大四院主动脉夹层救治中心治疗。此时,张先生的病情非常危急,夹层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是A型夹层,这段主动脉血压最高,最容易发生破裂,死亡率高达90%以上,且撕裂程度大、范围广,同时逆撕到近端的无名动脉,累及右颈总动脉引发了并发症——脑梗死,这也是他出现单侧肢体偏瘫的原因。另外,张先生属于极度肥胖人群,还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采取常规的开胸手术治疗风险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浙大四院血管外科主任楼炎波提出的解决方案带来了新的“生机”:把体外循环技术和血管介入技术结合起来,在脑供血被切断的十几分钟里,通过体外循环技术维持脑部供血,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看似简单的道理,真正实施却容不得半点闪失。浙大四院血管外科、麻醉科、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团队召开多学科MDT讨论,进行缜密的术前术后安排。经过两周准备,该团队在浙大一院张鸿坤教授指导下,于3月18日成功地为张先生施行手术,目前患者情况已基本稳定。
据了解,此次手术是应用杂交手术实现的不开胸、心脏不停跳情况下完成的A型主动脉夹层介入修复手术。依托高水平主动脉夹层手术团队及成熟的医疗技术、丰富的救治经验,近两年,浙大四院已独立开展了60余例主动脉夹层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