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河五星塘姨妈家拜年时,与表弟相约前往赤岸镇杨盆村游玩。
请教度娘后得知:杨盆村位于赤岸镇南部,地处义乌最高峰大寒尖的半山腰,初步形成了集“吃、住、行、游、养”于一体的旅居小镇。
心动!但更多的心动或许源自表弟所画的那个大饼——杨盆不仅环境好,空气好,附近山上还能找到兰花!一听山上有兰花,我的精神为之一振。韦庄的《上春词》有云:“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艳蝶飞回。”兰乃国香,吾妻犹爱,即使找不到国香,也可去领略一番杨盆的早春景象。
打开百度地图导航,发现杨盆村距家竟然有41公里。既已承诺,必当践行。上午九点,携妻整装出发。过古镇佛堂后,沿义武公路至毛店,从枫坑水库坝下进入山区。老天眷顾,天气超好,加上春节假期,前往杨盆游玩的人是络绎不绝,以至于原本并不宽敞的道路经常堵车。行驶在曲折幽静的盘山公路上,暖风携带着山区特有的香味飘进车内,把堵车的烦闷吹得一干二净。不知转了多少个弯,顺着盘山公路连续行驶了近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杨盆村。
踩着先人的足迹登上观光台,畅吸着鲜爽的空气环顾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层层叠叠朝我奔来,让我应接不暇;木姜子的橙香和玉兰花的清香,裹挟着欢快的鸟声从四面八方向我袭来,侵入耳鼻后渗人心田,进而醺醉了我的大脑。不知怎的,以往常被激起的诗意,瞬间被大自然清零。我禁不住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想把以前在城市喧嚣中所吸进来的那些浊气全都吐出来。而眼前所展现的,正是“造化钟神秀”“荡胸生层云”“松排山面千重翠”“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一幅幅画卷。此刻,对先贤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驻足凝思,情绪顿生。谪仙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先哲的心境和旷逸,我辈虽难以逾越,但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我眼前的这一切美好,诗仙诗圣诗豪诗鬼们,都已无法目睹,无法体会。想到此,不禁长叹:青山未老,岁月无情啊!
追古思今,珍惜机遇。山外梅花已灿烂,索性就替先人来一次杨盆觅兰之行吧!跟随表弟,带上装备,与草做伴,牵藤为友,借石着脚,斩棘离身,学猴攀岩,似蛇弓行,在松林里开路,在竹海中穿梭,为国香探脑,思幽兰逆行。汗流浃背之际,来到一暗泉旁,呡一口甘洌的山泉,席地而坐,闭上双眼,双手合十,心中默念:“幽兰幽兰,我心虔诚,娶你回家!”或许是我的虔诚感动了山神和花神,一阵微风拂来,吹干了额头的汗珠,几片树叶从我眼前飘过,无意间顺着树叶飘去的方向望去,叶落之处,隐隐有一丛青草在向我招手。我不假思索起身,靠近一看,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兰君!苏辙有诗云,“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我俯身轻轻剔除周边杂草腐叶,挥铲小心翼翼地把兰君从山神的怀中请了出来,心中一阵狂喜。
“世上狂夫休浪想,对樗蒲斗紫兰花。”我非狂夫,却爱兰花。它是君子的象征,不仅有“高洁”“贤德”之意,还有“自信”“友谊”“热烈”等象征意义。
请得一株兰花草,杨盆之行添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