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王婷 文/图
“电主管”胆小怕电,说起来可是新鲜事。但在浙江华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有这么一个“电主管”,因为“怕电”,所以不断专研、不断创新,不仅为企业降低能耗、促进安全生产,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就是程芝见,衢州常山县人。2000年6月,程芝见来到义乌,成了当时浙江华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电气部唯一的大学生。一干就是20多年,如今已经是公司副总工程师。
事故后心存敬畏
作为公司电气部唯一的大学生,当时的程芝见受到了公司的器重。凭借着自己努力肯干,他也慢慢成长为一名熟练的电工,还成为了部门骨干。就在他有些飘飘然之际,一场事故发生了。
2003年夏天,集团的大型垃圾发电厂新建了配电室,由于部门主任有事请假,程芝见第一次操刀负责监测。“那时候觉得自己水平有了一定提升,可以独当一面。”检查线路是电工的职责,但程芝见在配电室正式启用前,直接按下了启动键。一时间,整个集团的设备全部暂停。因为短路,两台价值数万元的配电柜烧坏,其中一台还着火了,所幸很快就被扑灭了。
事故发生后,程芝见没有逃避,在主任不在场的情况下,他检测抢修了一天才让整个集团恢复供电。“这事发生后,虽然做了补救,但心里是绝望的。”程芝见说,让他没想到,领导不仅没有让他承担责任,反而鼓励他要勇敢面对。
这次经历,让程芝见改变了对电工职业的看法,不管多熟悉电路,都要对电有敬畏之心,他深深地意识到:“电不会给自己第二次机会。”
不放过任何细节
自那以后,程芝见对待任何作业都更认真,敢于面对工作中的任何问题。
记得有一年突发事件,一根1090米长的电缆出现漏电现象,有可能导致集团停产,而且电缆价值300余万元。
期间,公司组织人员寻找漏电点,用仪器测了两天,都没测出来。到了第三天晚上,下起了雨,外面漆黑一片。程芝见忙得晚饭都没吃,很多人劝他隔天再找。但程芝见坚持说:“电缆漏电点会有微弱的火花,而且伴有细微的声音,天黑夜静,正是找漏电点的最好时机。”果然,到了晚上10时30分左右,一道火花“暴露”了漏电点。
“不放过任何细节,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完善了,就是做好分内的事。”程芝见说,正是越来越细致,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胆小”。
一位同事对此总结说:“做电工,有三个阶段:最初胆子小,是因为不懂,知道触电的后果;之后懂了一点,胆子会大一些,但其实还不完全懂;再往后,知道这行业没那么简单,又会变‘胆小’,这说明他的技术越来越有长进。”
源于匠心不断创新
正是因为程芝见怕“电”,越来越有长进,才有了一次次的技术革新。
多年来,程芝见带领班组成员积极践行工匠精神,推广无人自动化操作管理办法,引进了配电室设备自动化技术,节省了人工,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3年,程芝见率团队启动循环泵改造项目,为降低损耗,在确保运行参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泵体改造,将原来185千瓦的泵体改造为110千瓦,成为华川集团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仅此一项,华川集团每年可节电121万千瓦时,节约电费85万元。
此外,程芝见还先后参与了义南3200纸机的安装,垃圾发电厂一期两台45吨锅炉、二期两台75吨锅炉和电气,以及义南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等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投运,帮助企业顺利度过电荒,保证了义乌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