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邨子曰:金华、义乌向有斗牛之戏,故老相传。二邑犬牙相错处,土刚民悍,往往多事。陶得二、许都之乱,有揭竿从之者。及康亲王来平寇,时军中有异人,悯其横遭屠僇,谕土人曰:“坤为土,亦为牛,牛斗则悍气泄矣。”土人试之,百余年来无梗化者。乾隆丙午丁未间,金华令彭载赓始禁之。未十年,而何世来之难作,时彭尚未去金华也,土人自是益神其说,村社斗牛,寝成俗矣!
然吾闻彭虽禁斗牛,而游手或带刀横行市中,则不之禁。既而啸聚成群,抉人目,折人股,躏人禾稼,又不之禁。此即日聚群牛而斗之,能销其悍气乎?又闻自禁斗牛,隶役以牛为奇货,见野有牯牛,辄牵之去。彭不察,藉以充赏。民有牯牛,既不敢耕,复不敢卖,不得已杀之,则又科以私宰之罚。此虽土不刚、民不悍,能保其不变乎?然则谓斗牛不当禁,及谓一禁斗牛,即化行俗美,一切吏治民生俱不必问者,皆一偏之论也。
呜呼!令诚贤,则地方应革之事,岂无重于斗牛者,亦岂无急于斗牛者?次第行之,颂声作矣。民谁不愿各保身家,而敢逞而思乱哉?
译文
张作楠说:金华、义乌一带向来有斗牛这一项娱乐活动,代代相传。在两县地界交错的相接处,土质刚硬,民风彪悍,常常有事变发生。明代陶得二、许都发生叛乱的时候,当地百姓有揭竿而起响应的。等到清初康亲王来浙中平定耿精忠之乱时,当时军队中有一异人,怜悯这一带的百姓惨遭杀戮,告诉当地人说:“坤为土,也为牛,斗牛能疏散这里的彪悍之气。”当地人试着按他的话做,百余年来果然没有出现不服从教化的百姓了。乾隆五十一年(1786)、五十二年间,金华县县令彭载赓开始禁止民间的斗牛活动。不到十年,何世来的叛乱就兴起了。当时彭载赓还没有离开金华,于是当地人更加神化“牛斗则悍气泄”的说法,村落之间斗牛的活动逐渐成为风尚。
然而我听说彭县令虽然禁止斗牛,但是对于那些游手好闲或带着刀在街市上横行霸道的行为,却不予禁止。后来这些人呼啸聚集,成群结队,挖别人的眼球,打折别人的腿骨,践踏别人家的农作物,县令对这些行为也不禁止。这样的话,即便每天都聚集一大群牛来相斗,难道能消除凶悍之气吗?又听说自从禁止斗牛以后,那些官府的仆役便以牛为珍稀之物,看到郊外有公牛,就随便牵走了。彭县令不知情,便拿这些公牛作为赏赐下属之物。因此,百姓家有公牛,既不敢用来耕地,也不敢出售,不得已只能杀掉,而官府又以私自宰杀耕牛为罪名惩罚他们。官府如此作为,即使土质不刚硬、民风不彪悍,能保证百姓不起来造反吗?然而说斗牛不能禁止,或者说只要禁止斗牛,就能教化施行、风俗美化,一切官吏的作风治绩和百姓的生计都可以不必过问,都是偏于一面的见解。
呜呼!如果官员足够贤明,那么地方上应该废除的弊政,难道没有比禁止斗牛更重要的吗?难道没有比禁止斗牛更紧急的吗?将这些事一件一件地废除,声誉自然就有了。百姓谁不愿各自保全自身和家庭,怎么敢于放纵并谋划叛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