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名家

◆人生感悟

淡水就在脚下

朱国良

在亚马逊河的入海处,是一片宽阔的洋面。据说有一次,一条外轮在航行中,发现船上的淡水已经吃完了。情急之下,他们打起了紧急求援的旗语:向其他船只请求淡水支援。过了一会儿,有一只船就打旗语过来,意思是:淡水就在脚下!船上人十分惊喜,将信将疑地急忙打水,一尝这海水果然是淡的。原来海边有一条河的口子上,因为河水的流量极大,以致把周围的海水全冲淡了,只有熟悉这地形地貌、有经验的老水手才知晓这个情况。

在大海惊涛中航行,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不行。但没有淡水也只能望洋兴叹。而我们取之不尽的淡水在哪里?我们战无不胜的力量在何方?答案无疑是:在群众之中,在百姓里面。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有一个身在宝山善识宝,悉心为民、尽心助民、问计于民、讨教于民的问题。可怕的是,现在我们有些当官的,官老爷派头十足,盛气凌人,颐指气使,不是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鱼水关系,而在有些地方还成了油水关系。有一些在位置上的人,对上仰视,唯唯诺诺;对下则眼珠子斜视,额角头朝天,自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群众是凡夫俗子。他们端出的官架子,摆出的那种腔调,让老百姓望而生畏,避而远之。这种对老百姓毫无敬畏之心的做派,后遗症迸发,恶性循环严重,十分可怕!

有一首《春天在哪里》的歌,其中就有这样的歌词:“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如同春天未必在花红柳绿间,而在人们眼中一样,我们到处寻计问策,殊不知力量和源泉,就在“知屋漏者在宇下”的百姓之中!何须觅龙种,路在眼脚下。无须问杨柳,春在你我手中。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安泰俄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力大无穷。其奥秘就是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他母亲地神盖娅那里不断汲取力量。然而有一次,他与赫拉克勒斯战斗时,被对方发现了这个秘密。赫拉克勒斯将他举在空中,安泰俄斯失去了大地母亲的支持,终于被打败了。而在今天,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要真抓实干地去实现深化改革,造福人民,我们不仅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而且还要沉到人民群众中去。近山知鸟音,涉水识鱼性。只有真正知民爱民为民,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果说说带劲、做做差劲,总和老百姓开《狼来了》那样的玩笑,让老百娃“老不信”,他们才懒得去理你呢!

蓦然发现,在东南亚一带。造庙敬佛的很多。我们的近邻泰国、印度、尼泊尔等这些国家就这样。其实我们这东方大国在这方面也是不甘落后的。“天下名山僧占多”“南朝四百八十寺”这些诗足以证明国人是愿把钱花在这上面的。我留心观察,发现在稍高层次的一些寺庙内,都有一些镇寺的稀罕东西。比如浙江宁波的阿育王寺,便藏有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对佛牙。泰国的三友寺也是这样,供奉着一尊重达5500公斤的纯金大佛,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纯金佛像。说起来,泰国三友寺的金身大佛,当年是被当作泥塑石筑而蒙上尘埃,倒过一阵子运的。因战争动乱,人们怕金佛受损,给它涂上了厚厚的一层泥壳。久而久之,人们似乎把这件事给遗忘了。20年后,三友寺修刷一新,要将这座佛像从寄存的地方请进大殿。起吊那天,因佛像超重,吊机的铁钩被折断了,只好将这佛像暂放在路边,准备明天再搬运。不料夜来一场排山倒海般的倾盆大雨,佛像被冲走泥块,露出了金灿灿的真面目来。第二天早晨,人们见状,无不大吃一惊,欣喜若狂!

我读到这个“洋”故事很是感慨,由此横向联系到一个“土”故事。记得曾被选入教科书的贾平凹的散文名篇《丑石》,也有这样的描述。在一个乡村里,不知从哪里来的一块大石头又黑又丑,农民垫墙角也不要,村姑还不愿把它当洗衣石,有人还嫌它丑妨碍走路,常骂骂咧咧的。有一天,几位考古学家来了,一见这石头眼睛一亮,说这是一块难得的陨石,很珍贵。后来,就把它运走了。

如今,世间还有没有像金佛像和大丑石一样,委身于荒野僻壤、碎砖断瓦之中的宝贝?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有的人睫在眼前常不见,身在宝山空手归,或者是认定外来和尚会念经,一味妄自菲薄,总觉得“蜀中无良将”而到处觅英才。看来重要的是需要用慧眼去识别和发现,这不仅需要有心有意,还需要具备识别的本领。

当然,金佛像和大丑石的发现,多少带着偶然的因素,还有一丝半缕的传奇色彩,但正是人们的健忘、不识和无心之举,才导致它们多年被埋没。这又是人们在欣喜之余感到可叹可鉴的。总之,还是罗丹说得好,“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你周围有些事是不是也这样呢?

2020-12-17 朱国良 ◆人生感悟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71344.html 1 3 淡水就在脚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