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收藏

以古砚为媒 与历史对话

义乌收藏品市场举办古砚品鉴展

宋凤舞九天歙砚

▢ 全媒体记者 龚艳 文/摄

11月17日至12月17日,由王家古玩主办的“紫英凝璲——三槐斋藏古砚品鉴展”在义乌收藏品市场展出。

据史料考证,砚台的历史距今5000年之前,伴随着华夏文明共同发展而来。由于其质地坚固,可长时间保存,适合代代相传,也成为流传至今最为多见及最受追捧的文房四宝。此次古砚展展出了唐宋元明清时期共50方砚台,每一方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

古砚展里最早的一方砚台来自唐早期。唐代石质砚的选材结束了早期杂石制砚的局面,开始注重美感,并朝着专业化趋势发展。这方唐多足辟雍砚出自耀州窑,耀州窑窑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其中之一。因砚面形状颇似古代辟雍的形制,即砚面中部高起、周边凹陷,故名辟雍砚。支撑整个砚台的是无数“小脚”,类似马蹄,有趣又豪放。

欣赏砚台的过程就是与历史对话。首先是朝代,唐宋时期砚台重实用轻工艺,到了明清,砚台不仅是文人朝夕相伴的文房用具,还成为收藏佳品。其次是材质,除大众熟悉的石砚外,还有陶砚、瓦当砚、漆砚等,尤其在清代,更高材质的玉、水晶、象牙、玛瑙砚台相继出现。再次是产地,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石砚逐渐成为主流,出现了四大名砚,即洮砚、端砚、歙砚和澄泥砚,其余多地都有制作砚台。最后是外观,造型各异,大小不一,砚台上的雕刻千变万化、栩栩如生,如行内很有名气的抄手砚,五代时期开始出现,底部凿空,三边着地,砚尾中空,一方面减少砚台重量,另一方面便于抄底提砚。

策展人义乌收藏品协会副秘书长王坚收藏古砚已20多年,最多藏有古砚1000多方。本次展出中他最喜欢的一方砚台为宋凤舞九天歙砚。龙凤在当时只有皇室可以使用,可见这方砚台主人非富即贵。

古代没有墨汁,文人书画必须用砚台磨墨出墨,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几十分钟的时间,正利于古人静心思考创作。胸有成竹后,才会下笔如有神,绘制出一幅幅传世千年的书画作品。

王坚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古砚,并以古砚为媒,追寻那个年代的人文记忆。

2020-11-24 义乌收藏品市场举办古砚品鉴展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61515.html 1 3 以古砚为媒 与历史对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