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浙工大义乌研究院:孵化人才 助推义乌企业技术创新

引进22位省部级以上人才携团队服务义乌企业,签订近百项服务合同;连续三年委派专人开展义乌市院士专家智库建设、年均调研义乌四大产业相关企业技术难题100余项、承办41场大型院士专家义乌行活动,服务167位院士来义考察、协调院士与企业对接等相关事项……这是浙江工业大学义乌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以来取得的部分成果。

浙工大义乌院士工作自2015年建站以来,引进中国工程院高从堦院士团队和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资深院士、乌克兰工程院院士Viacheslav Petrov院士团队,为研究院发展提供智库支持。2016年—2019年,该院士工作站连续四年获评义乌市优秀院士专家工作站,2018年获批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院士专家产业化项目在院孵化

在浙工大义乌研究院孵化大楼里,墙上挂着近年来的产业项目研究成果。浙工大义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累计引进42个产业化研究项目在院孵化,其中院士领衔的企业3家、省部级以上人才领衔的企业10家。院士专家进站后开展“微结构压贴三棱镜批量制作技术研究”“电渗析均相离子交换膜、双极膜的开发及产业化”等项目产品关键技术攻关。

为院士专家在义工作提供保障,义乌市科协指导浙工大义乌研究院专门开设了实验室、办公场所,设置免费的专家公寓。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推动了研究院面向应用过程的高性能分离膜、硬膜压贴三棱镜等产品的研发推广。

浙江省科技厅十分重视研究院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合作,2017年5月26日,副厅长王坚率团赴乌克兰与彼得罗夫院士、乐孜纯教授等为“浙江省光电信息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挂牌。在义乌市科协的牵线搭桥下,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维亚切斯拉夫·彼得罗夫成为在义乌工作的首位外籍院士,并在义乌建立首个外籍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光电信息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带领其团队专业从事国产压贴三棱镜的研究工作,每年在义乌全职工作时间就不少于两个月。

据了解,乌克兰维亚切斯拉夫·彼得罗夫院士团队,与浙工大乐孜纯教授团队开展硬膜压贴三棱镜等产品的研发推广,成立义乌文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2017年,乐孜纯教授团队先后两次赴乌克兰交流,并牵头成立光电信息技术产学研国际联盟;彼得罗夫院士团队先后九次派10余名乌克兰专家来义开展科技合作。

彼得罗夫院士团队在义乌期间,不仅对斜视矫正镜片进行了检测和制造设备的改良升级,还带来了新产品——激光投影散斑抑制技术。目前,斜视矫正镜片已申请医疗器械产品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等资质,并在浙一医院、省人民医院等试用;激光投影散斑抑制技术能提高3D投影的清晰度和逼真度,院士团队在义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完善产品。

研究院孵化的产业化项目中,除了3个院士领衔项目外,还有10个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项目涉及智能制造、信息产业、节能环保、文创产业等领域。其中,由特聘专家赵云波教授领衔的义乌朝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机械手控制器。

集聚创新人才 助推义乌企业技术创新

近年来,浙工大义乌研究院紧紧围绕义乌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建立长效服务机制,集聚创新人才来义创业创新,助推义乌企业技术创新。浙工大师生年均1万余人次来义开展科技合作;研究院柔性引进22位省部级以上人才服务义乌企业;申报人才计划项目27项;4名员工获评义乌市创业导师;2015年11月,彼得罗夫院士获得了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浙江省2015年西湖友谊奖。

研究院院士工作站集聚创新人才,在义乌开展产学研合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院牵线的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签订的服务合同近百项、合同额近2亿元;产学研成效获时任义乌市委书记的盛秋平批示;获批浙江省工业设计中心、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浙江省高校产学研联盟义乌中心、金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金华市级众创空间、义乌市首批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浙江工业大学成果转化先进单位等荣誉。

义乌市庆鹏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研发的一款高端系列化妆品进入规模化生产,在市场上反响热烈,这款产品是东南亚地区特有的黄香楝树为核心的具有防晒、清凉、美容功效的产品。这款产品出自浙工大冯海教授团队之手。同样,在“博尼股份”,你也能找到院企合作的“身影”。由浙工大董辉教授团队研发的内衣自动检测包装生产线和智能裁剪系统如今正在这里成功应用,不仅为企业节约了人力资源,还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

这些都是浙工大产学研合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浙工大义乌研究院围绕发挥浙工大学科人才优势,多举措对接我市行业产业创新发展,努力在政府智库、科技创新方面有所作为。今年,研究院组织新材料、高难度废水处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专题对接10余次,开展6场教授博士团活动,调研义乌四大产业相关企业需求100余项,成功签订合同80余项;6项技术成果参与科技竞拍,总成交价870万元。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不仅为义乌企业提供科研服务,也为研究院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心剂”。目前,研究院培养了1名义乌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133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名第二层次人才、6名第三层次人才、4名义乌市创业导师;19名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光学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站工作,得到了高从堦院士、彼得罗夫院士团队的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其中8名学生顺利获得硕士学位。

2020-11-18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9726.html 1 3 浙工大义乌研究院:孵化人才 助推义乌企业技术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