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文

老当益壮 武学不尽

义乌老拳师——龚金塔

龚金塔正在练习“金台拳”。

为复原“金台拳”,龚金塔把拳谱都翻烂了。

龚金塔家中满满的荣誉证书与奖杯。

▢ 全媒体记者 王月 文/摄

第十届义乌武林大会开赛在即,义乌市武术协会的理事们都在龚金塔老师的带领下练习失传已久的义乌“金台拳”,在义乌武术人心中,龚金塔是一名备受尊重的老拳师,是许多人初入武术门槛时的引路人。

在义乌市武术协会见到龚金塔,74岁的他稍有些许白发,身材瘦削,或许是常年习武的缘故,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劲头十足。龚金塔对传统武术拳法颇有研究,尤其是义乌地区传统武术五虎拳、戚家拳、金台拳等拳种更是烂熟于胸,同时也带出了义乌地区一批出色的徒弟。他认为,义乌武术有着深厚的底蕴,如何将义乌传统武术传承下去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年少跟随父亲习武

龚金塔7岁时开始习武,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龚金塔的父亲龚和海早年以撑船为生,自小喜欢舞刀弄枪,但苦于未遇名师,又加上身材矮小,处处受气。终于,一个难得的机会令龚和海遇到了在兰溪开武馆、人称“开门老大”的王樟茂,并随他开始学习棍法和拳法。龚金塔说,当时兰溪的武馆很多,很多义乌的习武之人也都在兰溪教授武术。当时,龚和海撑船主要来往于义乌、兰溪、建德等地,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跑去找王樟茂习武。

龚和海的功夫讲究实战,招式不花哨却很实用。龚金塔说,这是因为撑船其实就是闯江湖,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事情,所以练习武术也是为了防身。龚金塔从小跟随父亲撑船,见过了许多风浪,便自小跟着父亲学习了戚家拳、棍术等功夫,用以防身。当时练武会被当作强盗,所以龚金塔常常是在夜深人静时,或是在偏僻处跟着父亲习武。十多岁时,龚金塔已经将父亲传授的功夫练得十分娴熟。

四处学艺 掌握多种拳术

龚金塔18岁时,听闻佛堂田心有一位颇有名气的拳师名叫王孚林,为了精进学艺,龚金塔下定决心要向王孚林拜师。要向老拳师学艺可不是简单的事,王孚林尝试着教他学习一套凤阳七星拳,整套24个动作,龚金塔没多久就学会了。王孚林见他悟性好,有根基,又勤奋,这才收下了龚金塔。

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有一次,龚金塔在练五虎拳的时候,一招“丹凤朝阳”怎么练都练不好,于是就壮着胆子向师父求教。王孚林二话没说,直接就跟弟子拆起了招,一招“丹凤朝阳”一下子把龚金塔的右手打凹一大块,疼了好几天。虽然第一次求教于师父就被“收拾”,痴迷武术的龚金塔还是在练少林拳中的“龙凤飞天”时,又忍不住向师父请教。这一次,师父可下了狠招,拆招时,一摆手一抬拳,龚金塔不但手扭了,连脖子都扭了。

学艺两年多,龚金塔从王孚林处学到了安徽凤阳拳(棒)、少林拳和四门板凳等功夫。他说,当时学武的人很多,但由于环境原因,不少人仍然是在夜深人静或是偏僻处练习,因此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

后来,龚金塔还跑到嘉兴向老中医沈鹤鹏学了太极拳和八卦掌,并不远千里去四川向峨眉山中峰寺武术馆乔正权馆长讨教……他对武术孜孜以求,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自身的阅历和武术功底也不断厚实。

从竞技回归传统 复原义乌金台拳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的竞技类武术开始兴起,义乌地区练武的人也越来越多。也是从那时起,龚金塔开始带起徒弟从事竞技武术运动,身兼众家之长的他还曾受聘稠城三校担任体育武术老师,一边培养武术苗子,一边传承武术精神。从那时起,他暗下决心,在自己有生之年,要将自己学到的武术传授下去,让中华武术发扬光大。进入学校后龚金塔一心扑在教学事业上,对有天赋的武术苗子更是器重培养。龚金塔执教以来,已经培养了武术苗子4000余人,为省运动队、高等体育院校和武警部队输送了一批批武术专业人才。

如今,龚金塔虽然早已退休,但平时仍坚持练武,从武术竞技重新回归到义乌传统武术上。他说,若要将义乌武术历史上的代表、套路数尽,怕是要费些力气。自2012年以来,龚金塔将大部分精力又投入到复原失传千年的“金台拳”中来,拿到金台拳拳谱以来,龚金塔废寝忘食,向各处武林前辈以及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青年武术健将们征求意见,再结合文言文叙述的拳法套路一步步将千年前的金台拳复原成功。龚金塔介绍,金台拳是义乌民间武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武术界的瑰宝,复原金台拳责任重大,传承金台拳更是重中之重,为之穷尽心血也不为过。

“义乌武术形式多样,套路众多,刚正的特质更是造就了义乌人的重情义、主正义、讲道理的豪迈性格。”龚金塔道,纵观以往义乌练武之人,用处大多为养家糊口,比如去做保镖、当兵等,这是义乌拳法实用之处。“现在义乌人习武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还组织各地武术界人士前来交流比武,更是将传统武术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我愿意倾尽自己一生的精力为促进义乌武术的发展尽一分力量。”

2020-11-11 义乌老拳师——龚金塔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7195.html 1 3 老当益壮 武学不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