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绣湖

上溪残疾“剃头匠”吴琅吐:

没有店招没有装修 50余年提供匠心服务

▢ 全媒体记者 左翠玉/文 通讯员 吴俊/摄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阳光明媚,清风徐徐,在上溪镇荷市村吴琅吐家中,几名村民正坐着排队等“剃头”,他们都是老师傅吴琅吐的老顾客,有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换过理发师。

刘师傅今年90多岁了,特地从义乌城区坐公交车赶来,“我以前是走村串户放电影的,这么多年‘剃头’都找吴师傅。”

“今天来‘剃头’都是免费的。”68岁的吴琅吐戴着老花镜,干起活来格外认真,“一方面是在这个敬老爱老的节日里,给老人们做个活动;另一方面,也为我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借着这次活动,吴琅吐告诉老顾客们,他要退休了,“但是像刘师傅这样的老人来了,我还是会给他们‘剃头’的,完全退休是退不了,只能算半退休。”

免费剪头的活动从原计划上午8点到10点,一直持续到快11点才结束。“老顾客们来得挺多,一个接一个,估计有十多个吧,我也没有记。”虽然左腿有残疾,但吴琅吐一直坚持到最后,他笑着说,“村里的一个志愿者帮忙洗头,我只负责剪,我大女儿特地来帮忙剃光头的,不然根本来不及的。”

一份“剃头”的活 干了半个多世纪

这份“剃头”的活,吴琅吐已干了52年。

3岁时,吴琅吐因患小儿麻痹症,左腿落下残疾。16岁初中毕业后,他自学了两个月理发,此后以此为生。让吴琅吐没想到的是,一把梳子和一把剪刀,陪伴他走过了大半生。

吴琅吐有5个兄弟,他排行老三。初中毕业后,因家贫,他决定自谋出路。他还清晰记得,当年7月,他找来一把手推剪一把梳子,在家自学理发的手势动作。两个月后,他买了一个小木箱,好不容易筹集了26元钱,配置了理发工具,背着木箱开始走街串巷干起理发行当。

当时,大人理发8分钱,小孩理发5分钱。出门理发第一天,他挣了一角三分钱,虽然走了一天腿脚酸痛,却异常开心。那会,剃头刮须刀是他自个儿磨的。有一回,在离家三里地之外给客人刮胡子,发现刀不够锋利,他把小木箱寄存在客人家,一拐一拐走回家,将刀磨好后,再回去给客人刮胡子。

这样走街串巷当了五六年剃头匠后,吴琅吐在上溪一带小有名气。之后,他花370元建了一个新房,改为在家理发,收费涨到一角钱。那会,找他来理发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春节前这段时间,曾经一天接待100多个客人,到凌晨2点才歇业。那时候,每个月他有100元的收入,“抵得上当时三个教师的收入”。靠着理发的收入,吴琅吐在村里又新建了三间房。

没有店招没有装修 一家三代都找他理发

这么多年来,吴琅吐一直没有给理发店取名,找上门的都是老顾客。与现在市面上花哨的理发店装修相比,这个理发店显得不入时。

没有店名招牌不说,一把掉了漆的木制理发椅是40多年前、花了50元钱买的,不少顾客是一家三代人都在这把椅子上理发。现在价格依然公道,理发10元,染发烫发也就二三十元。

稠江街道杨村一名80多岁的老人每个月农历廿三来这里理发,途中要转好几趟公交车,风雨无阻;江东街道九联村的一个顾客,经朋友介绍找上门来理发,从此成了常客;还有城里的上班族,周末要特地找他理发;有时,他外出旅游,有顾客跟他电话预约理发,他几次让对方先到其他理发店理,对方说,等你回来……提起这些,吴琅吐一脸自豪。

他知道,很多老顾客一直找他理发,不单是因为价格公道,也不因为是他理发手艺高,更重要的是多年来维系的一份情感。一边理发一边拉家常,这份乡情最难能可贵。

5年前,吴琅吐体检时发现肺部有个2公分大的肿瘤,做了切除手术。术后第七天,他已经给客人理发。他说,发生再大的事,自己也能吃下饭睡好觉。

这些年,他基本每年出门旅行,已经去了七八个东南亚国家。虽然腿脚有些不方便,但一路上能得到很多热心人照顾。理发之余,吴琅吐也喜欢唱歌。他在理发室里,配了一台电脑,装了唱歌软件。空余时,打开电脑,拿起话筒,来一个卡拉OK。理发室门口种了一排茶花、腊梅、兰花等花花草草。清晨,他喜欢到自家菜园里劳动,自己种的蔬菜瓜果,吃不完就转赠左邻右舍。

前阵子,吴琅吐腿脚疼得厉害,贴了药膏也不见好转,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股骨头坏死。医生说,因为他左脚残疾不能受力,重心都在右脚上,加之几十年来站立理发,受损严重,建议他多休息。家人也担心他的身体,让他退休。

深思良久后,吴琅吐也打算慢慢放下拿了50多年的理发剪。在退休前,他选择在重阳节这天,给全村的老人免费理一次发。吴琅吐说,自己一份“剃头”的活,从16岁干到了69岁,陪伴了三代人,见证一大批顾客青丝到白头,这就是一种长情的陪伴。

2020-10-26 上溪残疾“剃头匠”吴琅吐: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52074.html 1 3 没有店招没有装修 50余年提供匠心服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