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A股上的涪陵榨菜毫无征兆的突然跌停。要知道这只股票在前两年那一直就是白马股的象征,大家也都有就着榨菜喝茅台的神比喻,还有无数多的学者和媒体,为此讨论,到底是消费升级了还是降级了。而涪陵榨菜也在连续隐秘地提价后,让业绩持续保持增长。从20多元一下涨到了56元,市值翻了150%。目前来看,如果年底每股收益能到1块钱的话, 那么估值也已经超过了50倍。
市场普遍认为,触发涪陵榨菜突然跌停的因素,就是它刚刚公布的三季报,营收同比增长12%,净利润同比增长18%。按说这个数据还不错,在今年这种特殊的年份,公司业绩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就是一个白马股的明显特征。但无奈估值太高,18%的增长根本撑不起50多倍的估值。一般这种业绩稳定的消费类公司的估值方法就是PEG,也就是市盈率增长率,PEG在1附近才合理,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是18%的增长,那么顶多给你20多倍的估值,是合理的。现在这个PEG已经到了3,透支了将近4年的业绩。所以才会迎来价值回归。
其实这个说法看起来合理,但也有很多不少漏洞,比如去年底的时候,业绩已经是增长率为负数,2018年底每股收益0.84元,2019年只剩下了0.77元,但是年报披露之后,他并没有下跌,而是继续往上涨,刚好是他的主升浪。主要是因为大家觉得疫情来了,没办法出去浪了,都在家里喝粥,那么榨菜可能又有销路了。果不其然,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恢复业绩增长,二季度利润增长28%,让大家又看到了希望,但是三季度增长率却突然掉下来了,才一盆凉水把投资者浇了个透心凉。所以我们一直说,投资股票是预期的反应,现在什么业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怎么去想他未来的业绩。大家觉得他未来业绩能涨,他就会持续上涨,大家觉得他未来业绩不行,他就会跌。投资高手,甚至能想到未来投资者会怎么想,而率先布局。
目前白马股频繁闪崩就是出现了这种现象,涪陵榨菜被视为榨菜中的“茅台”,还有医药中的“茅台”长春高新周五也下跌了近9%,还有芯片中的“茅台”圣邦股份从405元已经跌到了238元,跌幅40%,软件中的“茅台”宝信软件昨天也是跌了6%以上,还有什么信维通信、隆基股份、双汇发展这些机构重仓股,全都下跌。说明到年底了,机构们已经开始发生分歧,有的基金要保业绩,所以选择率先出逃,不愿意再持有这些高估值的价值股,形成了市场的多杀多。
未来这种趋势还会继续,白马股已经上涨了太多时间,业绩已经无以为继,本身连续高增长就很难,基数高了,增长率肯定下来,比如你5000工资涨到1万,增长100%,再涨到15000,就只增长了50%,这是统计上的规律,再有任何生意都有周期,不可能利润永远高增长下去。一旦有人叛变提前出逃,这个价格的联盟也就瞬间瓦解。
这些钱从价值白马中出来之后,会进入目前低估的周期股和成长股上面,做逆向的风格布局。业绩无以为继的东西,将被市场抛弃,而现在的市场正在发生这种变化。所以两句话要记住,大家都抢着买的东西,再好也是贵了,大家都不要的;争抢着往外卖的,再差至少是便宜了。所以算估值找好公司,应该从别人不要的里面寻找。大家都想买的那些东西,压根不用算,肯定贵了。但贵了不代表不能涨,但这种钱都是不安全的钱,你习惯于赚这种市场热点上的钱,那么只是随机漫步的傻瓜,凭运气赚到的,早晚凭实力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