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金天留
全媒体记者 陈洋波
“现在进出义乌港的货车都要排队了,生意跟去年比还要好,一个月能发5、6个货柜。”近日,巴基斯坦籍商人姆维斯接受采访时说,他在义乌已有17年,疫情发生以来,姆维斯的外贸采购业务虽然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等部门助力下,姆维斯今年的外贸采购业务不减反增,实现了逆势增长。
为让外商“进得来”“留得住”,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积极落实“助企双引”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吸引更多外籍人才、优质外商来义投资创业,助推义乌“买卖全球”。
“一企一策”帮扶,给企业吃下“定心丸”。20多岁的俄罗斯女孩热尼亚,是义乌卓雅商贸公司的一名设计师,其所在的义乌卓雅商贸公司是一家大型出口商品贸易和服务企业,往常需要定期轮换在义外籍员工进行产品设计和采购。受疫情影响,今年来轮换的外籍员工从“短期”变成常驻。为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按照“一企一策”,量身定制帮扶举措。同时,结合外商诚信体系建设,优先推荐信誉好、贡献多的优质外商享受出入境优待政策,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效果。今年以来,共对100余家外贸企业上门开展政策宣讲,为39名优质外商办理了五年长期居留签证。
“杨警官,我要回义乌,怎么办又快又方便?”近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队长杨小明收到外籍商人拉吉夫的微信咨询。杨小明说,随着外国人来华入义“快捷通道”的开通,每天都有像拉吉夫这样的外籍商人通过电话、微信或者驻义乌商会工作人员来咨询入境相关事宜。仅今年上半年,义乌出入境引进外商复工复产3200余人,办理签证延期留住外商2500余人,跑出了助力外商复工复产加速度。
“感谢义乌,谢谢你们。”翻开来自马里的外籍商人西思的微信朋友圈,记者看到了西思女儿出生时发的动态。今年3月初,西思的女儿即将出生。还没等他给女儿进行登记申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民警就早早地打来了电话,帮助其办理出生登记,免除了西思一家的后顾之忧。“警察真心为我们考虑问题,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西思举着大拇指连连称赞道。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推行的“商友卡”,让外籍人员享受“一人一卡”服务,实现来义外国人“停居留”期间“一卡通一网办”全覆盖。此外,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联合“鸡鸣山”“金城高尔夫”等国际社区服务站建设,在延伸管理服务触角的同时,加大出入境“移民服务站”与国际化社区服务深度融合力度,提升了在义外籍人员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