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晚睡拖延的魔咒?
当下,城市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大家都知道“熬夜”有种种危害,但它依然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有人被“熬夜等于成功”的毒鸡汤蛊惑,有人陷入了“低效—夜战”的恶性循环,有人却只是因为一份空洞的罪恶感,不愿就这样在寂寂长夜中结束这一天。再聊一会儿就睡,再看一集就睡,再玩一把就睡……后来就觉得,“不熬夜,怎么可能?”
义乌市城市有爱公益慈善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贾春梅分析,“熬夜”人群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动”熬夜。由于社会竞争激烈,有些人或部分工作岗位确实需要承受极大的工作压力,超负荷的工作量占用了人们晚上的睡眠时间,从而导致其晚睡。另外一种是“主动”熬夜。这是由于自身的自控力不足导致的,如有些人有严重的“拖延症”,在工作中会抱着“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出手”的想法;有些人则是沉浸在游戏、视频中无法自拔,在心理上放任、放纵自己的行为。
对于第一种“被动”熬夜的人们,建议要多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多做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自身体质,同时需合理膳食,每天保证自己有充足的营养。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去换取金钱或事业。而对于那些选择“主动”熬夜的人们,主要是在思想上有一个认知:熬夜,不仅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还会让自己失去对生命的掌控感。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轻松的训练来提高自身的自控力,找回对身体的掌控感。每天晚上九点到十点,可以做些简单的运动,或看看心灵类书籍,或听听放松的音乐……这些事情都是在暗示自己的身体可以休息了。同时,给自己设立一个“睡眠窗口期”,用时间范围来代替严格时间点,让睡眠计划更有弹性。比如可以告诉自己在10点至11点之间关灯睡觉,而不是把睡觉时间具体到10点10分。
心理学家理查德·布辛提出的刺激控制疗法,在告别熬夜上也可以有所帮助。睡眠拖延者可以加强床与睡觉的关系,减少床和其他事情的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在床上玩电脑、耍手机等。久而久之,在我们的大脑中,床和睡觉之间的关联就会更紧密。当我们躺在床上的时候,大脑想到其他事情的可能性也会减少,从而降低了入睡的困难度。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熬夜也是弥补空虚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如果白天的工作或学习没有带给我们充实感和成就感的时候,对弥补空虚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出现明明能睡想睡,却硬撑着熬夜睡不着。
“不想就这样结束今天,不想面对同样无趣的明天”是许多睡眠拖延者的心理写照。正因如此,这种想要弥补空虚的心理需求使得我们总觉得“我一定要再做一些什么”。但真相却是,熬夜刷微博、刷抖音、看剧等等并没有让我们的人生因此变得更加充实。相反地,却消耗了我们自己,同时制造了新的空虚。
其实,我们会感到空虚往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缺少目标感。《荷马史诗》里说道:如果今天的你还没有任何目标,那么明天的清晨,你用什么理由把自己叫醒呢?缺什么补什么,既然缺少了目标,那我们不妨给生活设置一些日常小目标。当我们达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时,充实感和成就感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